【主题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19讲|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新进展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20   浏览次数:481

7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19讲在5号楼马克思主义学院102A会议室举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作“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新进展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新路径”的主题报告。院长解丽霞教授主持报告会,张国启副院长、王晓丽副院长及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

刘森林教授开门见山,以“恩格斯的谢林批判影响甚大?如何理解?是一个盖棺定论,还是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问题引入报告主题,强调需要重视马克思的谢林批判。他指出,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新进展,谢林哲学不是黑格尔的铺垫与准备,反而是黑格尔哲学结束后的新开拓、新进展。在某种意义上,谢林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完成者和终结者。在报告中,刘森林教授从青年恩格斯的谢林批判作为转折,阐述了费尔巴哈的初步思考与马克思的推进概要。他认为,激进肯定感性和实存的新哲学,把实存等同于本质的施蒂纳一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反思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对象,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题,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关键刺激力量。

解丽霞院长在总结中指出:刘森林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有理论高度、有案例借鉴的学术报告,拓展了师生们的学术思路,对激发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的热情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最后,在讲座的提问环节,刘森林教授和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亲切的互动,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讲座学术气息浓厚,互动热烈,师生获得感很强。

(图/郑惜静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