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启新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研究生工作会议暨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大会
  发布时间:2023-07-12   浏览次数:955

乘借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的东风,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加强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担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院内涵式发展。7月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逸夫人文馆二楼报告厅召开研究生工作会议暨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大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晋刚,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张锅红出席会议,学校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社会科学处、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大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主持。

  

会议现场

晋刚副校长发表讲话,代表学校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工作会议暨教师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深入推进人才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我校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单位,在不到15年时间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国家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了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晋刚副校长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工作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二,希望各位导师关爱学生,做研究生成长的引路人。第三,希望各位研究生认真学习,做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谋划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思路、新举措,持续激发老师们的光荣育人使命,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晋刚副校长讲话

研究生院副院长文宏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培养成效,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强调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导学关系建设、研究生培养管理规范等,培养“能思考、懂政策、会管理”的高水平综合人才。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孙峰围绕师德师风进行了宣讲教育,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论述、新时代高校教师“十项准则”、华南理工大学师德失范“二十四条负面清单”等主要内容。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蓝满榆介绍了学校文科科研工作整体情况,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发展、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中要重视科研作用,塑造全过程的科研育人模式,聚焦“学科建设年”,大力推动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嘉宾和领导发言 

为充分激发学院研究生的学术热情,表彰先进,学院首次设立“学术之星”荣誉称号。副院长王晓丽宣读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表彰2023年度“学术之星”的决定》,出席会议的学校和学院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首届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之星”表彰和颁奖仪式

为进一步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莫岳云教授指出,研究生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应把好招生关、选题关、制度关,关心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博士生代表张振卿和硕士生代表李伟鑫分别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校园生活中的感悟。

张国启副院长就学院研究生培养现状作了分析,他强调要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在学术科研上争做表率;研究生要加强纪律观念,发扬钻研精神和学习主动性,提升科研能力水平,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全院师生形成合力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

最后,解丽霞院长分析了学院发展目前面临的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矛盾。她指出,学科建设要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强不强的转变,围绕新建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学院要着眼长远、抓住关键,加强发展的组织性纪律性、教学科研成效规划并行推进、强化标志成果产出激励措施、人才培养拓宽拓深提质增效。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奋进谱新篇!会议统一了思想,为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图/周鑫 吴玉婷 文/周鑫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