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广东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华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653

培训班现场

6月11日,2023年度广东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华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省58所高校的103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骨干教师齐聚华园,参加了此次培训。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副院长张国启分别主持了本次培训班。

解丽霞院长致辞 

解丽霞院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首先向参加本次培训会的各位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承办了此次全省的马克思基本原理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班,培训班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各院校教师的大力支持。本次培训班针对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以及年轻教师如何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两大重要问题,邀请到了6位专家开展专题式教学。

 陈锡喜院长作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作了以“关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学理思考”为题的报告。陈锡喜教授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六个坚持”之间的关系,以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据为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硬核”问题,指出思政课教师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根据,才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李辉教授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李辉应邀作了题为“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的专题报告。李辉教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作为引言,着重探讨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原则,无形融入和有形融入所要运用的基本方法。他指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随时准备更新教学内容,充分用好“融入”的原则;而且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由此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李辉教授认为,办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尤其是重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张志丹院长作专题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应邀作了题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成就与前景”的专题报告。张志丹教授阐述了当前全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不同的案例,回顾并分享了上海师范大学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的早期探索以及统筹推进“四位一体”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经验。最后,张志丹教授指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道路还很长,需要久久为功地持续发力,而成功地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的素养。

  

赵中源院长作专题报告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历史逻辑”为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口,详细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着重探讨了现代化理论的早期建构与实践演进,阐明了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形成阶段和基本样态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架构以及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贡献。他指出,必须用历史眼光、世界眼光以及发展眼光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 

涂良川教授作专题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涂良川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问题式展开逻辑”为题,针对思政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如何开展问题式教学这一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七个重要问题为线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直面问题的方式。他指出,只有把握好这七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当中,才能真正把原理课程讲清楚。通过问题式教学拉近青年人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真诚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他们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张国启副院长作专题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从文科研究的前提条件、范式转换、主要工作以及文科科研主体的资源意识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思政课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的基本认识,阐明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科研的基本要求,着重分析了教学科研选题的来源、自我评价、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探讨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撰写文章的基本思路,并具体说明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写好工作报告所必须要掌握的五项基本要素,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指导建议。 

培训班合影 

此次培训班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引领作用,助力主题教育学深悟透。 

图/赵泽文 文/李敏宜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