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务】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课及重修报名通知
  发布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837

各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32学时)自2017级开始,已纳入我校全日制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课程体系。2020年,该课程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实践类“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现将2023年度开课计划,通知如下。

一、授课对象

1.2022级全体本科生。

2.其他年级之前未修或需重修的本科生。

二、课程内容

课程

任务

成绩

比例

必修

内容

“红色基地”

探访之旅

1.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和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至今)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各选1个红色基地(资源),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前往探访。

2.选取其中1个印象最为深刻的探访之旅,撰写一篇正文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占总成绩30%

选修

内容

(三选一)

“乡土中国”社会调查

1.利用暑假(7-9月),选取某一行政村,开展以“乡村医疗”为主题的质性社会调查。

2.完成不少于2份针对“乡村医生”的有效问卷(电子版)调查。

3.根据质性调查结果,撰写1份正文不少于3000字的质性调查报告。

占总成绩70%

“爱洒羊城”志愿服务

1.在指导教师的指引和协助下,在7-11月(2023年下学期第16周前)间的广州,完成不少于20小时的志愿服务。

2.撰写1份正文不少于3000字的志愿服务心得体会。

“经典著作”悦读书会

1.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按照10人左右1组的规模,组成马克思主义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读书小组。各小组的阅读书目,由任课教师与组员共同商定。

2.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于7-11月(2023年下学期第16周前)间,通过线上和线下(不少于3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讨交流、朗诵分享等组内活动,或以小组为单位,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不少于1次的宣讲活动。

3.撰写1份正文不少于3000字的集体读书或小组宣讲心得体会。

1.所有选课学生,必须参加第一次面授理论课程。不参加第一次面授理论课程的学生,成绩直接记“0”分。

2.学生选课时,只能从三个选修内容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选修内容。否则,所选模块均会被退回,选课不成功。

3.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需外出交换的学生,建议选报“乡土中国”社会调查模块,以免无法完成下学期的相关任务。

4.选“爱洒羊城”志愿服务的学生,建议提前在“I志愿”系统办理“注册志愿者证”。未能办理“注册志愿者证”的学生,“I志愿”将无法记录志愿时数。

三、选课时间

6113点—6917点。各模块选课原则先报先得,额满为止。

选课时务必牢记所选课程的上课时间及地点,准时参加第一次面授理论课,不再另行通知。

四、选课程序

1.需选课学生打开教务处主页,在左边应用快速链接栏点击新版教务管理(学生专用),或直接访问网址http://xsjw2018.jw.scut.edu.cn,登陆新版教务管理系统。

2.打开后系统会跳转到学校统一认证平台,输入用户名称和用户口令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为学校统一认证账号和密码。如忘记密码,可在统一认证页面点击“密码找回”进行密码重置。密码找回有问题的同学,可咨询学校网络中心。

3.进入系统后,按照通知栏《华南理工大学新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选课操作手册》的指引,点击选课菜单中的“思政选课”,进行选课(选上即成功,不再进行筛选)。

4.为确保选课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选课结束后,点击右上角“退出”按钮,退出教务管理系统。

五、其它事项

1.2022级全体本科生、其他年级之前未修或需要重修的本科生进行自主选课,教务系统一旦确认,原则上不得退课。如遇特殊情况需退课者,需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经所在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名同意盖章后,再提交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退课程序。

2.请扫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公众号,随时随地了解课程动态,欣赏师兄师姐们的优秀成果,咨询相关事宜。



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电话:87111040,联系人:邓老师。

 

 

附件:202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课表.xlsx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