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林:超验与量子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02期)
  发布时间:2020-08-03   浏览次数:292

进入21世纪以来,一场新的量子革命正在悄然兴起,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将因此发生深刻改变。在基础理论层面,科学家正试图构建自然界的大统一理论;在应用层面,量子信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正在引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新的量子革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迫切需要进行哲学上的反思和审视,也必将促进哲学自身的变革和突破。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论与新科学哲学的兴起的五位主要参与人,对新的量子革命进行观照与反思。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教授高策和讲师乔笑斐,提出后真相时代的科学哲学这一新概念,认为在新的量子革命大背景下,传统哲学中的时间、空间、物质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对科学分界问题、范式问题和研究纲领问题给出了初步讨论。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教授吴国林认为,量子理论的一个根本特征是超验,它既超过经验,又不离开经验,且使经验成为可能。量子诠释的真理是实践本体论的真理与实践认识论的真理的统一。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成素梅认为,量子化假设的确立打破了物质无限可分和自然界是不连续的常识观念,摧毁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框架的准确应用。深入到量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中揭示其发出的哲学宣言,是一项基础而迫切的工作。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程瑞认为,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科学的理论实践展示了一幅全新的数学物理学关系图景。数学和物理学结构上的同构性、认识论的镜像性以及二者之间的整体性关系特征成为物理学前沿领域科学理论评价标准重建的认识论基础。当然,学界对于四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可能还存在不同意见。我们组织本组专题文章,目的就在于推动从哲学视角审视当代量子理论的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期待学界能够在激烈的争鸣与交锋中,产生更多对于当代量子理论和当代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论与新科学哲学的兴起”(16ZDA113)阶段性成果;

O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