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辞论道 先下一城
  发布时间:2009-11-09   浏览次数:1288

    

 

  
比赛前夕,神情轻松 甫入座,准备就绪
  
冷静应答观众专心观赛 

    6日晚8:20,“宏辞论道”第六届“昊源杯”研究生辩论赛在五号楼107室举行。参加本场辩论赛的两支队伍分别是正方:思想政治学院,反方:外国语学院。本场比赛的辩题是限塑令能否激发社会的环保意识。最后,思想政治学院以12分的优势胜出,正方二辩窦玉被评为本场的“优秀辩手”。

    思想政治学院辩论队由张耀乾领队,一辩到四辩分别是:张锐、窦玉、孙忠儒和史雍真。正方所持的观点是:限塑令能激发社会的环保意识。正方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来进行论证。首先,“激发”是刺激引发之意,“激发”是没有量化的,从无到有就是激发。限塑令加速了原有的环保意识教育和速率过程,它就是“激发”。其次,限塑令的实施也是个长期的过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全形成社会的环保意识。同时,要明确“激发”和“形成”也是不同的概念。最后,正方利用大量的实例和数字论证了限塑令对社会环保意识的激发作用,并指出目前大众使用环保袋就是被激发出来的环保意识和经济因素考量的完美结合从而促成的一个双赢结果。

    外国语学院辩论队由四位女生组成。反方的观点是:限塑令不能激发社会的环保意识。反方在立论时指出,第一,行为是可约束的,而人的意识包括人的环保意识却有待提高。人们不购买塑料袋,只是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如果限塑令不再有,那情况跟过去还是一样的。第二,限塑令只是在小部分城市的大商场、大超市里推行,而在小地区的农贸市场、小地摊上,根本起不来任何作用。同时,在很多大超市大商场的情况看来,此令是限塑,但它不禁塑,反而成了卖塑。第三,是环保意识的提高导致限塑令的产生,而不是限塑令促使环保意识的提高。

    高等教育研究所王应密老师给这场辩论做点评。他指出,分析问题可以从研究的观点来看,包括辩论也是。制度和政治队环保意识的影响,也即制度对这种意识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意识是会慢慢地形成的。也有可能,不出台法律,意识也会慢慢地形成。同时,我们要明确的是,道德也是分层的。所以,今天这个问题,从两方来看都是有道理的,关键是从哪个方面去切入考虑。

    正反两方给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辩论盛宴,同时,这场辩论赛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在座同学的环保意识。据了解,思想政治学院辩论队同学在该场辩论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除了前段时间的小型辩论赛外,4日,刘尚明老师还给辩论队的同学做培训。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限塑令颁布后的环保作用的发挥,还是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需要一个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过程。祝愿思想政治学院辩论队走得更远!

                                      文/李弘祺     图/胡笳  李弘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