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浏览次数:59报告题目:水下生物礁光学监测需求与技术进展
报告时间:2025年7月8日 (周二) 10:30-12:00
报告地点:逸夫科学馆504,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主持人:季飞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摘要:
水下生物礁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碳循环平衡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载体,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海洋生态安全与人类福祉。当前,水下光学观测技术蓬勃发展,多光谱、高光谱、偏振和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正在推动水下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的变革,为水下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持。本报告在聚焦水下生物礁光学监测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水下光学图像深度学习配准、水下生物礁类型识别新方法,介绍水下生物礁关键生态要素多模光学复合探测仪研制进展。
个人简历:
马毅,博士,博导,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秘书长,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海洋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学会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重点项目课题、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载人航天工程、927工程、908专项、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中欧国际合作等课题多项。近年来,致力于海洋主被动遥感方向研究,在RSE、ISPRS、JAG、IEEE TGRS、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学报、海洋科学进展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海洋科学技术奖2项。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20余人,获第五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