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务】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课及重修报名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596

各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32学时)自2017级开始,已纳入我校全日制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课程体系。2020年,该课程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实践类“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现将2024年度开课计划,通知如下。

一、授课对象

1.2023级全体本科生。

2.其他年级之前未修或需重修的本科生。

二、课程内容

课程

任务

成绩

比例

必修

内容

“红色基地”

探访之旅

1.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和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至今)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各选1个红色基地(资源),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前往探访。

2.选取其中1个印象最为深刻的探访之旅,撰写一篇正文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于2024年第7周星期二(2024108日)17:00之前在作业管理系统上提交。

占总成绩30%

选修

内容

(三选一)

“乡土中国”社会调查

1.利用暑假或国庆假期,选取某一行政村,按照指导教师拟定的调查指引,开展以“关注乡村义务教育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为主题的质性调查,并完成不少于2份关于“乡村教师”的有效问卷(问卷星)调查。

2.根据质性调查结果,撰写1份正文不少于3000字的质性调查报告,于2024年第14周周一(20241125日)17:00之前在作业管理系统上提交。

占总成绩70%

“爱洒羊城”志愿服务

1.在指导教师的指引和协助下,在7-11月(2023年下学期第14周前)间的广州,完成不少于20小时的志愿服务。

2.撰写1份正文不少于3000字的志愿服务心得体会,于2024年第14周周一(20241125日)17:00之前在作业管理系统上提交。

“我爱我工”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著作”悦读宣讲)

1.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按照10人左右1组的规模,组成马克思主义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读书小组。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于7-11月(2023年下学期第14周前)间,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讨活动,制作一份适合宣讲的PPT,然后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深入城市社区或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小学、社工机构、企业等,开展不少于1次的宣讲活动。

2.撰写1份正文不少于3000字的关于集体研读和宣讲的心得体会,于2024年第14周周一(20241125日)17:00之前在作业管理系统上提交。

1. 所有选课学生,必须参加第一次面授理论课程。不参加第一次面授理论课程的学生,成绩直接记“0”分。

2. 学生选课时,只能从三个选修内容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选修内容。否则,所选模块均会被退回,选课不成功。

3.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需外出交换的学生,建议选报“乡土中国”社会调查模块,以免无法完成下学期的相关任务。

4.选“爱洒羊城”志愿服务的学生,建议提前在“I志愿”系统办理“注册志愿者证”。未能办理“注册志愿者证”的学生,“I志愿”将无法记录志愿时数。

三、选课时间

5913点—51317点。各模块选课原则先报先得,额满为止。

选课时务必牢记所选课程的上课时间及地点,准时参加第一次面授理论课,不再另行通知。

四、选课程序

1.需选课学生打开教务处主页,在左边应用快速链接栏点击新版教务管理(学生专用),或直接访问网址http://xsjw2018.jw.scut.edu.cn,登陆新版教务管理系统。

2.打开后系统会跳转到学校统一认证平台,输入用户名称和用户口令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为学校统一认证账号和密码。如忘记密码,可在统一认证页面点击“密码找回”进行密码重置。密码找回有问题的同学,可咨询学校网络中心。

3.进入系统后,选择菜单自主选课’-‘思政选课,进行选课(选上即成功,不再进行筛选)。

4.为确保选课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选课结束后,点击右上角“退出”按钮,退出教务管理系统。

五、其它事项

1.2023级全体本科生、其他年级之前未修或需要重修的本科生进行自主选课,不进行筛选,教务系统一旦选课成功,原则上不得退课。如遇特殊情况需退课者,需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经所在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名同意盖章后,再提交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退课程序。

2.请扫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公众号,随时随地了解课程动态,欣赏师兄师姐们的优秀成果,咨询相关事宜。


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电话:87111040,联系人:邓老师。

 

 

附件:202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课表.xlsx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