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期刊号 | 刊物名称 |
1 | 历史规律·历史大势·历史主动——以唯物史观与大历史观为根本视域 | 解丽霞,李斌 | 2021年第12期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逻辑、实践与经验 | 解丽霞,梁曙光 | 2021年第2期 | 广东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
3 | 马克思身体解放思想的当代审思 | 牛俐智 | 2021年第6期 |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 |
4 | 人工智能:接缘技术哲学的多重考察 | 肖峰,邓璨明 | 2021年第4期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5 | 风险全球化时代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新风险与新福利 | 李泉然,解丽霞 | 2021年第6期 | 中国行政管理 |
6 | 从统战到自主:中共广东省委开展武装工作的历史考察(1938—1942) | 钟健 | 2021年第1期 | 抗日战争研究,202009,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转载 |
7 | 论广东在中国统一战线中的历史地位——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 | 莫岳云,肖莉 | 2021年第6期 | 学术研究 |
8 | 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实践 | 解丽霞,邱婕 | 2021年第2期 | 学术研究 |
9 | 技术人工物的诠释学分析 | 吴国林,刘小青 | 2021年第2期 | 学术研究 |
10 | 另类现代性规划及其限度 | 牛俐智 | 2021年第3期 | 现代哲学 |
11 | 论模型认识论中的同构关系 | 齐磊磊 | 2021年第1期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12 | 倾向性及其系统论进路 | 吴国林,曾云珍 | 2021年第7期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13 | 当代物理学“超验”理论的非经验评判问题 | 罗栋 | 2021年第5期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14 | 论模型与虚构 | 齐磊磊 | 2021年第4期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15 | 劳动的新异化: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 | 肖峰,邓璨明 | 2021年第9期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大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 |
16 | 论超弦理论的超验性及其哲学意义 | 吴国林,傅铭 | 2021年第2期 | 哲学分析,人大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21年07期 |
17 | 量子计算及其哲学意义 | 吴国林 | 2021年第7期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人大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21年09期 |
18 | 论技术诠释学的文本转向 | 吴国林 | 2021年第5期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科学技术哲学》2021年09期 |
19 | Research on privacy protection system of RFID personal consumption data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 杜宁宁 | 2021年第4期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ecurity |
20 | 瞬时与时机 | 陶建文 | 2021年第4期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1 | 人工智能就是认识论 | 肖峰 | 2021年第5期 | 云南社会科学 |
22 | 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论界定、模式选择和法律建构 | 杜宁宁 | 2021年第1期 | 甘肃社会科学 |
23 |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优势与调适机制 | 杜宁宁 | 2021年第1期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4 | 认知的算法阐释:人工智能对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启示 | 肖峰 | 2021年第2期 | 学术界 |
25 | 人工智能的认识论效应 | 肖峰 | 2021年第3期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6 |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逻辑内涵及其价值化过程 | 赖怡芳,张国启 | 2021年第5期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7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与实践理路 | 张国启,刘亚敏 | 2021年第5期 | 思想理论教育 |
28 | Moral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 bio-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is | 杨超 | 2021年第1期 |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
29 | 生态伦理的证成难题及其超越 | 吴国林,曾云珍 | 2021年第2期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0 | 从象征到价值化:意识形态建设实效生成路径 | 赖怡芳,张国启 | 2021年第1期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1 |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风险及其规避 | 李良成,李雨青 | 2021年第5期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2 | 底线思维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 黄建榕,郭娟梅 | 2021年第2期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33 |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逻辑、关系及策略——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叙事视角 | 刘社欣,李尉清 | 2021年第32期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34 | 德育的“共鸣效应” | 彭小兰,黄伟强 | 2021年第7期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35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章节为例 | 杨超 | 2021年第40期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36 | 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运行机理与优化理路 | 刘社欣,李尉清 | 2021年第10期 | 理论导刊 |
37 | 新征程中美好生活建设的基础条件、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 | 谢加书,唐志勇 | 2021年第4期 | 毛泽东研究 |
38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治理效能、现实挑战和机制构建 | 彭小兰,李良成 | 2021年第1期 | 思想政治课研究 |
39 | 脑哲学的可能性与问题域 | 肖峰 | 2021年第4期 | 社会科学文摘 |
40 | 信息方式变迁与教育方式更新——兼论教育智能化的新挑战 | 肖峰 | 2021年第3期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41 | 数字劳动与智能时代的“软工作” | 肖峰,邓璨明 | 2021年第6期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2 | 数字劳动的含义及其与物质劳动的比较 | 肖峰,邓璨明 | 2021年第6期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3 | 引力波理论研究进路的演进 | 罗栋 | 2021年第9期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4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内涵、逻辑与关键节点 | 杨超 | 2021年第6期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
45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世界性和革命性 | 解丽霞,王众威 | 2021年第6期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
46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治理的新论断及其价值 | 亢升,张娟 | 2021年第2期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
47 | 殖民教育与香港同胞的弱国家认同 | 覃辉银 | 2021年第4期 |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48 |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五个着力点 | 覃辉银 | 2021年第6期 | 高教论坛 |
49 | 蒸汽机技术的发展动力及模式——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观 | 齐磊磊,吴思柳 | 2021年第5期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0 | 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大党辉煌成就的根本 | 谢加书、曾昭望 | 2021年第21期 | 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