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07讲在5号楼201会议室举行。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应邀主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教授主持报告会,覃辉银教授、李旭辉副教授、昝玉林副教授和学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骆郁廷教授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中国选择等方面的时代意义。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现代化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化生产的共同发展,不断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而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是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生活质量发展达到现代高度的过程,是现代科学技术引领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质量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接着,骆郁廷教授从制度、国情、价值、发展、生态、和平六大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只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而没有中国特色,或者只有中国特色而没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都不是中国式现代化。正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一样,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在推进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坚持现代化的生产发展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坚持现代化的科技引领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与道路自信相结合。

张国启教授对报告会进行总结,他指出,骆郁廷教授的报告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骆郁廷教授不仅深刻指出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并且从历史渊源与未来展望等维度创新性的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为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详细的学术框架,也为同学们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觉。最后,骆郁廷教授和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而卓有成效的互动,老师们和同学们都感到有很大的收获,本次名家讲坛取得圆满成功。
(图:赵泽文 文: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