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05讲|北京大学陈培永教授主讲“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3-17   浏览次数:1280

3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讲坛第105讲在5号楼201报告厅成功举办。应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学术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主持讲坛,副院长张国启教授及学院师生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

陈培永教授从世界历史进程的开启、近代中国被动现代化的开启、中国主动现代化的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与世界意义等五个方面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他提出: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观的“恶”带来了客观的“善”,使得中国被迫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这种被动的现代化充斥着文明与野蛮的辩证法、历史性与伦理性的冲突。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定意义上完成了对现代化价值观念的启蒙,中国开始主动探索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的重构,蕴涵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陈培永教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尽善尽美的,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究其世界意义的同时更要注重落到它的前景,让中国式现代化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解丽霞院长总结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核心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七讲话中分别对这一内容做了系统而全面的阐释。陈培永教授的报告从历史逻辑出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五个问题做了精彩的阐述,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陈培永教授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陈赟歆    |甘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