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发表时间 | 刊物名称 |
1 | 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可能进路 | 吴国林 | 201610 | 中国社会科学 |
2 | 从Nichts的用法看马克思对虚无主义问题的解决 | 罗纲 | 201604 | 哲学研究 |
3 | 论技术人工物的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的推理关系 | 吴国林 | 201601 | 哲学研究 |
4 | 进一步发挥宗教NPO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作用 | 莫岳云 | 201608 | 中国宗教 |
5 | 从三个维度认识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内涵 | 周云 | 201608 | 中国宗教 |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街道积极分子研究 | 黄利新 | 201601 | 中共党史研究 |
7 | 现代技术发明何以可能?——对德绍尔现代技术发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 | 曾丹凤、吴国林 | 201610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8 | 科学解释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探析 | 闫坤如 | 201601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9 | 技术风险感知视角下的风险决策 | 闫坤如 | 201602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10 | 现象、模型与定律 | 齐磊磊 | 201604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11 | 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作风建设研究 | 谢加书 | 201604 | 中州学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12 | 论“存在”视野中的信息技术 | 肖峰 | 201602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13 | 论信息技术时代的三大认识论悖论 | 肖峰 | 201601 | 创新(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14 | 海南发展呼唤海南精神 | 李岩 | 201607 | 人民出版社 |
15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对马来亚难侨的救济 | 黄利新 | 201602 | 党史研究与教学 |
16 | 强者理念与弱者理念的对弈——论劳动法双重视角的碰撞 | 杜宁宁 | 201603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7 | 换工视角下的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及其增长率差异研究——基于四次珠江三角洲九城市的调查数据 | 贺霞旭 | 201607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8 | 中国城市社区的异质性社会结构与街坊/邻里关系研究 | 贺霞旭 | 201612 | 人文地理 |
19 | 缩差、并轨与融合:G市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索 | 谢宇 | 201608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 | 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的四个重要问题探析——西尔弗《劳工的力量》的启示 | 陈荣荣 | 201611 | 当代经济研究 |
21 | 技术知识的认识追问 | 吴国林 | 201612 | 科技管理研究 |
22 | 技术人工物之物自体的再认识——德绍尔物自体观中的悖论引发的思考 | 曾丹凤、吴国林 | 201601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3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作机制及实践困扰——以广东省为例 | 王玉龙 | 201601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4 | 工程风险感知及其伦理启示探析 | 闫坤如 | 201601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5 | 化解意识形态领域“污名化”的不良影响 | 谢加书 | 201603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6 | 挂号也民生大事 | 谢加书 | 201604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7 | 理论成果可数字化呈现 | 谢加书 | 201605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8 |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六个维度 | 谢加书 | 201606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9 | 两岸四地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比较研究 | 李海霞 | 201603 | 学术界 |
30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途径探析——基于《21世纪资本论》的启示 | 李怡 | 201609 | 理论视野 |
31 | 网络失范的哲学分析 | 肖峰 | 201601 | 理论视野 |
32 | 心联网及其哲学探析 | 肖峰 | 201607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3 | 论作为哲学对象的“信息文明” | 肖峰 | 201608 | 学术界 |
34 | 关于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 莫岳云 | 201607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5 |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计算化”发展——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思考 | 昝玉林 | 201608 | 继续教育研究 |
36 | 大学生宗教认知的社会维度解析 | 覃辉银 | 201606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37 | 计算的理念——从机械推理者到元胞自动机再到3D打印机 | 齐磊磊 | 201605 | 系统科学学报 |
38 | 近10年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特点研究——以T大学为例 | 张萌 | 201603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9 | 哲学视野下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性 | 彭小兰 | 201605 | 广西社会科学 |
40 | 德育课的案例教学 | 彭小兰 | 201601 | 思想政治课教学 |
41 | 青少年压力对网络成瘾认知倾向的影响 | 吴文丽 | 201601 | 中国学校卫生 |
42 |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国际统战工作新进路 | 亢升 | 201611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43 | 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伦理导引 | 肖峰 | 201607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
44 | 广州城市品牌形象规划与建设 | 周云 | 201605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45 | 新时期广东新岭南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战略路径探析——基于上海海派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镜鉴研究 | 祝全永 | 201604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
46 | 本土化视野下的孝道价值观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 谢宇 | 201609 | 社会工作与管理 |
47 | 勒住资本的马缰 | 陈荣荣 | 201607 | 当代工人 |
48 | 新时期政府采购绩效审计的瓶颈与舒解 | 王玉龙 | 201611 | 市场研究 |
49 | “人-技术-世界”三元结构中的技术介入——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例 | 闫坤如 | 201605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0 | 科学解释中的概率探析 | 闫坤如 | 201601 | 创新 |
51 | 新加坡: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 | 覃辉银 | 201604 | 东南亚纵横 |
5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建设思想述要 | 覃辉银 | 201609 | 观察与思考 |
53 | 基于“影响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视角探析高等教育教学策略 | 陈利冰、黄建榕 | 201604 | 亚太教育 |
54 | 两岸高校创造力教育比较研究——基于学生智力培养与知识结构优化分析 | 陈利冰、黄建榕 | 201407 | 亚太教育 |
55 | 新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学校德育途径创新 | 刘社欣 | 201606 | 知识窗(教师版) |
56 | 岭南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广东高等教育升级研究 | 卢薇、刘社欣 | 201604 | 高教学刊 |
57 | 对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建议 | 胡晨、宋广文 | 201603 | 中国德育 |
58 | 道德认同视野中人生自我价值实现探析 | 王晓丽 | 201603 | 湖北社会科学 |
59 | 印度对非洲文化外交及对中国的启示 | 亢升 | 201602 |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
60 | 印度国家认同教育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李艳平、亢升 | 201608 |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
61 | 培养积极健康心理 优化高校基层行政队伍 | 刘开频 | 201604 | 新丝路(下旬) |
62 | 高校院系二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体系构建探析 | 刘开频 | 201606 | 新西部(理论版) |
63 | 论非精确但严密的科学 | 陶建文 | 201612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