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领未来”系列学术讲座第15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教授:食物的口感和大分子加工
报告题目:食物的口感和大分子加工
报告人:吴奇(中国科学院 院士)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2日14:30-16:00
报告地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号楼东糖厅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吴奇: 博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化学荣休讲座教授和物理荣誉讲座教授。198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专业毕业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获化学博士学位,继而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1989-1992年任职于德国BASF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研究员Fellow,在Dieter Horn博士的指导下工作,一年后获得永久职位,任固体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体系组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辞去BASF的永久职位后,他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历任英制讲师(Lecturer)、教授(Reader,1996;越过高级讲师一级)、化学讲座教授(Professor of Chemistry, 1999)和伟伦化学讲座教授 (2010-2020)。1995年又受聘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并于1996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母校建立了第二个研究实验室。鉴于他对深入理解溶液中大分子链的构象、动力学和相变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吴奇教授分别于1999和2003年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长于“集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分子生物之成,设计和执行决定性的实验来回答一些与大分子,生物以及胶体有关的重要问题。”其中包括,分子药物非病毒载体的设计与研发;与神经退化型疾病有关的蛋白聚集的初始成核过程;功能性大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自组装;大分子溶液和凝胶网络的动力学与结构;以及难解和特殊高分子的分子特性。他近年的研究兴趣又扩展到食品科学与加工,尤其是大豆蛋白和其它植物大分子的精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