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潘芷君:为孩子们带来一片蓝天

发布时间:2018.06.15 22:17:00
浏览量:563

  

今天为你介绍一位20岁的姑娘,年纪轻轻就带领队伍斩获2017年度优秀义工团队奖项,本人也获得优秀领队称号;17年又获得了创行世界杯华南赛区二等奖,中国站三等奖,并在这一年成为了项目“完美童年”的Pm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更早的时候,在14年,她就获得了JA学生公司大赛(Junior Achievement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展销会特别奖;最近又获得第二届广州社会创新奖的最具成长潜力奖……光是介绍她的荣誉(和注释)就已经占据不小篇幅,她的名字是潘芷君,今天就由笔者带你走近这个“仿佛优秀得过分”的小姐姐。

微信图片_20180513131148

  

---------------------------------------------------------------------------------------------------------------------------------

  

说到潘芷君,第一笔当然要着墨在她与创行的羁绊上。创行Enactus,是一个培养青年社会企业家,孵化小微公益项目的国际性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营利组织,泛指政府和企业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或互益的组织)。创行鼓励青年运用公益的心态和商业的手段通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时间行动共同为社区做出积极改变。“创行的优点在于它的一些理念非常具有前瞻性,因为它鼓励大学生用商业手段去做公益。‘公益’一词我们常常听到,可它和我们常常听起的另一个词,慈善,还有些区别:慈善是出于同情扶弱济贫的行为,而公益更多是为公众利益,是社会多个方面的交互影响,以期动员社会资源,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同时创行中国是个很好的平台,它聚集了很多像联合利华,强生之类的大企业,方便创行的学生去接触去了解。并且它也是一个平台供许多有着相同先进理念的大学生交流合作。”这是她对创行的看法,准确而贴切。而谈到创行,潘芷君很自然就将话题转到了自己正在执行的完美童年项目上。

  

“当有一天创行团队的前辈们走在城中村时,看到很多小孩,和城里不同的是,他们在玩泥沙。前辈们调研后发现他们是随父母搬迁,离开原出生地超过半年以上的儿童,或称流动儿童。这就是完美童年项目的开端。”她介绍说。而自那以后,完美童年已经度过四个春秋,整个团队一直在不断摸索如何能够做到更好,不断地去思考流动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到底什么才能称之为好的教育?最后完美童年给出的答案是:他们希望这群孩子成为精神富足、拥有能够从容应对未来的能力的人。他们将这种赋能定义为启智。据此他们提炼出PBL的基本框架进行课程设计,并尝试使用PBL的新式教学方法来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为什么是面向的是小学学龄儿童?我们知道,教育能够改变孩子的未来,但是流动儿童们因为没有本地户籍,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费用方面处于劣势,于是完美童年旨在提供低收费单元课堂体系,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观念。“这个信息化时代变化非常快,信息非常的多,你必须要学会怎么样在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去获取你需要的东西,怎么样去快速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我们的课程以及志愿者的引导激发小朋友的‘学习的动机同时也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启智教育对于在读小学的流动儿童人群来说必不可少。

  

完美童年项目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期童趣梦工厂,现在的单元是“完美陆战队”,该课程包含了八节造物课和一个PBL项目学习,目的是将学习和故事融合起来,让孩子们通过沉浸式学习,更好地收获知识。

微信图片_20180513131238微信图片_20180513131244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ENACTUS公众号

  

“只有在一个社区长时间地去做,你才能建立跟这个社区的深层的信任关系,在后续你再去开展活动才会顺利并且能够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产生更深刻而贴切的洞察。”潘芷君的团队构建了一个儿童成长评估体系,反映孩子在完美童年课程中的成长,通过这种方式,她们得到了来自家长的支持和信赖,在另一方面,也更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习。同时,团队也构建了关于志愿者的能力成长体系,因为她们希望志愿者与孩子形成的也是一种长期的平等沟通关系,团队对志愿者也需要培训。她特地强调了一句:“完美童年的课堂非常强调大家一起沟通合作的氛围”。

  

不过,潘芷君也坦言,这个项目还不够完善。一是用户需求挖掘不够,二是教育资源不够专业化,三是资金来源没有像青草公益团队和一公斤盒子那样稳定而可持续。不过,在实践中发现缺陷并不断改正,正是帮助“完美童年”变得完美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或许是高中加入JA学生公司的缘由,潘芷君在那段经历中发掘出了自己的兴趣——商业。

当时的工作包括前期调研,设计,生产,销售等等,这次商业世界的初体验,在老师和前辈的帮助下,收获到的产品利润超过了2万。这份人生的第一桶金,让她发觉到了自己对消费者核心需求的探求欲,从而产生了想要进入商业领域的念头。

微信图片_20180513131318

  

  

谈到关于人际关系的问题时,潘芷君引用了《舌尖》导演陈晓卿的一句话:最好吃的永远是人。她接着解释说:“因为一个人去接触到另一个人,可能远远比你读十本书要好。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会决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你再去读一个人的时候,你可能读到的就是成千上万本书的集合。”像在创行或JA,会有机会去和很多优秀的人打交道,他们有的是企业高管,有的是自由职业者,有的是勇于创新的创业者,而她便是喜欢多去接触一不同的人,去了解他们的思维洞察他们的需求。同时也能通过构建一种人际交往中的弱关系,为自己带来改变的机遇以及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关系并不是功利化的,笔者在与她的交流中,感觉对方很有亲和力,而且还得知,创行完美童年项目组的成员一向是亲切地称呼她为“奶奶”。人与人在接触中会不自觉交流自身的观念,从而互相去了解,去认知,擅长人际交往的人往往更有更成熟的思想。我想,这就是我从她身上认知到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180517231155

  

“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潘芷君对教育有着自己的见解,这源自于她从小到大的生活氛围,父母“放养式”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她各方面的支持,还有初、高中时开明的教育环境。

她也因此把目光放到流动儿童身上,她的愿景是“完美童年能真正改变孩子的生命历程”,于是着手把教育资源带给孩子们,为整个社会带来教育公平。让那些在城中村看到的天空只有一条缝的孩子们,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她笑着说:“我觉得公益是我这辈子永远不会撕掉的标签。”不过,有着公益和教育这两盏明灯相伴随行,她的道路会永远明亮。

  

【图银针、新闻部/新闻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