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努力的人生更具色彩——专访成军虎老师
PART1求学之路 路修远兮,砥砺前行
“笨鸟先飞,努力才有收获”,这是老师对自己漫漫求学路做出的总结。
我们赶到时成老师正在和他的学生聊一些事情,让我们在会议室稍等一会。会议室进门右手边是一整面墙的书本,也给后面的采访增添了些许舒适和自然。随着等待的时光流逝,我紧张的情绪也缓解了许多。
大学生活如何过?喜欢就要说出来,想要就该努力去追求。老师举了个具体的例子解释道,比如你这学期想拿奖学金,那最基本的就是要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想要听得懂就坐到前排去,认真听课做笔记。坐在第一排有个好处是,老师会更容易注意到你,尤其当你主动回答几个问题,下课再去请教几个题目,老师对你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会特地点你回答问题,关注你会不会做题、学懂没有。这个时候你对这个科目就会格外积极,更有动力,自然而然会认真努力去学习它。这是老师给出的一个专注于学习的偏门而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都是如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产生新的期待,萌生新的想法,制定新的计划,期盼着离开这里之时,能够在自己身上留下一些闪闪发光的痕迹,成为自己更想要成为的样子。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如己所愿,做到了不负初心呢?我们总是在幻想在祈求在期待,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切实地付出了脚踏实地的行动呢?
与我们很多人一样,成老师也曾迷茫于未来自己的路是怎样的,但是他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而是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兴趣,重新明确自己的方向。我曾听过一位教授的讲座,他谈到,所谓“手艺人”,就是先别想太多,而是立刻动手尝试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发现去发掘,也许忽然就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刻。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
成老师认为自己不是有天赋的学生。读大学时,为了占到第一排的位置,他每天早晨五六点就起床,即使寒冷无比的冬天也是如此。就是凭借这样的毅力,老师一天又一天地坚持着初入大学时的热情,在第一学期就拿了班上的第一名。
PART2 创业之时 年轻的心,就要敢拼
年轻时的我们都总想要尝试新的事物。与我的预想不同,谈到那段创业的经历时,老师不但没有丝毫悲伤遗憾,而且十分坦然。研究生时期,老师与几个好朋友一起做了一个课程培训机构,老师主教化学,他打趣儿说当时他可以把中学化学课本倒背如流。成老师确实是教学有方,一名50分制的化学只考10分的学生,经过他的补习,竟然拿到了48分的高分。当然收入也是比较乐观的。如此关头,相信大多数人都绝不会放弃这条曙光初现的路。
但是优秀的人有独特的个性,老师很快发现,自己并不能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不甘平庸的心告诉他,每天重复上课下课换课室继续上课,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时隔1年,老师重拾科研信心,踏上了考博的战场!坚毅的心总能克服困难,老师顺利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开启了新一轮的学习!只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或许人生就该是这样,奋不顾身地往前,无所谓前路荆棘密布。就算不小心步入泥泞,静心思索心之所向,换个方向,也能继续铺开绚丽的画卷。
PART3 科研事业 你所爱的,就是好的
聊及科研,老师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所在团队的负责人是大名鼎鼎的孙大文教授,当时他考博选择华工的原因之一也是出于对孙教授的仰慕之情和追随之心,这对老师的科研之路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成老师博士毕业时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近20篇。
老师强调,对于做科研的人,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急躁,要坐得了冷板凳。而这也正切合本科生的情况,必须懂得沉潜,否则等到大学四年结束了,毕业时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到,荒废了四年青春时光,个性可能张扬出去了,但却再也没收回来。
PART4终有所成 越努力,越幸运
成老师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很少拖延,什么工作都一定不会拖到最后一天才做。他始终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作为班主任,老师常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时在群里跟大家开开玩笑,还会跟学生相约一起打球。作为科研工作者,他跟自己带的学生也是以朋友方式相处,出了问题一起讨论寻求解决办法,有了成果大家共同分享喜悦,继续互相激励!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把理论活成现实。新的时代,新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