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红色版画美育教育普及基地

发布时间:2025.05.16

2004年在广州市大学城成立华南理工大学艺术类相关专业,并开设版画课程,建立了“版画”实验室、“丝网版画实验室”、以及国内高校第一个“纸浆造型艺术实验室”。2010年成立学校设计学院,共引进从事版画教学与研究的教师4位,除教学科研以外,开展了多次美育活动,于2016年成立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版画研究所。获得过《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铜奖、《全国版画双年展》优秀奖4次。《广东省版画展》一等奖等奖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次其他省部级项目多次,在C刊等刊物发表相关高水平论文多次。旨在打造版画艺术研究与美育高地。

2021年 广东省社科联【2021】31号文件通知,在华南理工大学建设《红色版画美育教育普及基地》,以来,与团队成员一起,共同进行了场地建设、课程建设、艺术课程普及、相关科研、组织会议、策划展览、美育普及活动,普及辐射等。

中国的近代版画从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兴木刻开始,是以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倡导开始的。鲁迅在晚年,除了进行文学创作外,针对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形,力图向社会发起最后的呐喊,鲁迅觉得与文章相比,通俗易懂的视觉绘画更能唤起民众的心灵,从而注意到了版画的作用,于是将许多精力注入到创作版画的介绍与扶植。但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将中国带入了残酷的战争中,而最具代表那个时期的李桦的《怒吼吧!中国》,从此,开启了“新兴木刻运动”,“救亡”成为了当时新的表现主题。

新兴版画当时的年轻版画家们,有近一半都来自广东省,因此广东被称为中国现代版画的发源地,这些版画家们一直将版画与中国的革命紧密相连,在九十多年的发展中,独树一帜的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在影响着世界。

获批《红色版画美育教育普及基地》以来,2021年底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仁厚里1号,设置“红色版画美育教育普及基地”和展厅,约一百平米,展示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历程。展厅中以文献和图片的形式将这个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常设介绍。同时在其中的隔壁展厅,作为作品展示空间,不定期的邀请名家作品进行展示。

同时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版画室,面积160平米,并于22年、23年开设了《版画》通识课程,普及版画审美教育。还在黄浦区少年宫设置大师工作室,面积150平米,进行了多次版画美育普及活动,将美育活动拓展多个地域。团队成员分别开设多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涵盖理论和实践的、版画、陶艺、美术欣赏、纸艺、漆画等,还建设了线上课程,以艺术课程带动审美教育的普及。

    21-22年间,获广东省教育厅的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三等奖,团队发表论文十余篇,省级项目多项,开展美育工作坊多次,举办六次相关美术展览,22年设计与制作《红色甲工》大型雕塑,弘扬华南理工大学红色基因,与广东珠江电视台共同策划和拍摄了《时代》、《画笔下的猫趣》等文化节目并播出。旨在通过多元方式,宣传红色版画精神。

 

基地负责人:张珂教授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仁厚里1号

邮编:510006

电子邮箱: kezh@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