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极紫外激光解离质谱仪器和应用
报告人:王方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5年12月1日(星期一)上午10:00
报告地点:大学城校区B8号楼445会议室
邀请人:刘锦斌教授
主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王方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研究组组长,国家青年科学基金A类项目获得者(2025)。2005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得博士学位。入选大连市领军人才(2019年),大连化物所张大煜优秀学者(2024年),中国质谱青年人物(2025)。中科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基于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的生命物质基础分析”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整体蛋白质多种修饰的分析方法研究”负责人。担任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大会“大科学装置与化学生物学应用”分会主席等。
主导设计并搭建了世界首台50-200 nm可调波长极紫外激光解离质谱,提出了高亮度极紫外激光选择性激发蛋白质骨架共价键的电子激发态解离新思路;通过皮秒-纳秒窄脉宽激发抑制热振动传递对非共价键的破坏,实现了“断强键(共价键)、留弱键(非共价键)”,产生保留非共价作用的光解离特征碎片离子;发展了根据光解离碎片种类和产率变化确定非共价作用位点的新方法,达到单个氨基酸残基的分辨率,为解析蛋白质与配体结合及其结构调控中的关键非共价作用提供了创新性仪器和方法。所搭建的极紫外激光解离质谱作为大连相干光源实验站已在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 Protoc., J. Am. Chem. Soc., CellChem. Biol., Chem. Sci., Anal. Chem. 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他引6000余次(Google Schol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