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西安交通大学李鹏飞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因故取消) 发布者:夏雪峰   发布时间:2023-04-10   浏览次数:692

报告题目:含吡啶配体的新催化剂设计与合成应用

报告人:李鹏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2023412日(星期三)上午10:00-12:00

报告地点:工程馆四楼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前往!


广东省功能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2349


报告人简介:

李鹏飞,男,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交叉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2004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同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底加入西安交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主族元素化学和均相催化有机合成。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及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至今在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参编英文专著三部。曾获亚洲核心计划讲座奖、德国蒂姆化学期刊奖、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 Commun.新兴科学家、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荣任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期刊青年编委,2019年中国化学会元素周期表年元素代言人。

 

报告摘要:

配体是调控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的关键部分。吡啶衍生物既是经典配体种类之一,又符合催化领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吡啶衍生配体适用反应类型多与结构可调性差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众多催化反应发展的瓶颈。报告人课题组围绕这一问题,从电子和立体角度提出N,B互补,推拉协同与内松外紧,双层调控两点思路,建立了N,B双齿配体种类促进的催化反应,结构可调的新骨架手性吡啶单元及相关不对称催化反应,实现系列类过渡金属的吡啶/硼中心自由基催化反应。这些探索性结果为过渡金属和主族元素催化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发展了若干高效催化有机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