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中山大学司锐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发布者:夏雪峰   发布时间:2021-11-04   浏览次数:1080

报告题目:同步辐射技术及深圳产业光源概况

报告时间:20211112日 (星期五),10:00-12:00

报告地点:逸夫工程馆四楼会议室

报告人: 司锐教授 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1114

摘要:

同步辐射光源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科技革命孕育而生并迅猛发展,已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继火、电、激光之后光源的第四次重大发明。同步辐射光源的亮度是太阳的一百亿倍,覆盖从太赫兹到硬X射线的全部波段,具有高亮度、高准直性、高稳定性、高偏振度、高通量及高相干性等一系列优异特性。迄今为止,与同步辐射光源相关的科学成果已获得了25个诺贝尔奖,更催生了服务于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各类高科技公司。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已分别在北京、上海、合肥建成并运行了三台同步辐射装置,围绕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带动了国内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众多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广东、大湾区仍没有在建或运行的同步辐射光源。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紧密围绕高水平建设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目标,依托先行示范区政策与产业优势,布局建设深圳产业光源,以此支撑高新技术所需的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基础研究,并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高新产业升级与持续性发展。深圳产业光源规划建设一台储存环电子能量为3.0GeV、发射度为小于100pmrad的高性能中能同步辐射光源,并明确以“产业需求牵引”为指导思想,围绕“3+1”理念规划线站建设(“3”是指产业发展核心线站、前沿基础研究线站以及重大战略需求线站“1”是指预留线站),将与北京、上海、合肥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光源设施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

 

报告人介绍:


司锐,男,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同步辐射光源经理部、实验站总体主任。

2001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2分别在美国Tufts大学、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2013年入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并于2014年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20年入职中山大学材料学院,荣获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

长期依托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先进X射线表征平台,建立与发展适用于催化研究的原位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XAFS)实验装置与方法,发展了针对小尺寸催化活性物种的近邻配位结构精确解析方法,指认了负载型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不同反应中的活性物种。回国后在 Nat. Cata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超60篇。曾担任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石化分总体(3条线站)负责人及衍射散射分总体(5条线站)副负责人。目前在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同步辐射光源经理部,作为实验站总体主任负责27条首期线站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