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布局“新工科”、推动“双一流”的发展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全员育人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科研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18年10月9日正式启动2018级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截至10月22日,已有110位教师自荐参加本科生导师制。
10月22日晚,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大学城校区A4104举办了导师见面会暨专业经验分享会,旨在使2018级本科生进一步了解学院基本情况及各专业导师特点。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张正国、副院长胡建强、副处级组织员樊丽、关工委委员蔡明招、18级本科生辅导员李丹、18级各班班主任及各系主任、教授代表和2018级本科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 | ![]() |
张正国院长致辞 | 胡建强副院长致辞 |
![]() | ![]() |
应用化学教授代表分享 | 能源化学工程教授代表分享 |
![]() | ![]() |
学生提问 | 学生提问 |
会议共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是张正国院长为大一新生介绍了目前化院的基本情况与导师制的内容。让新生充分了解到我院良好的科研条件,指出专业学习为学生将来在各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倡导学生抓住学院提供的学习平台,早日成才。
随后是分管本科生教学培养的胡建强院长从目标和定位着手,表示无论是科研、创业、政府管理等方面,同学们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定位。当今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需要着眼于高平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为将来踏入更好的高等平台塑造良好的品质,为攻读研究生培养更多的能力。
最后是各系进行导师见面暨专业经验分享环节。各系教授为学生展示了近年来专业老师的科研水平、毕业生就业趋势及从业现状,充分展示了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上的成果。关工委委员蔡明招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的化学事业添砖加瓦。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认真聆听,现场气氛活跃有趣。
本科生导师制是新时期在实行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导师在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学术引导和升学就业指导的同时,重在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加大课外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密切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发挥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对学生成才的全面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图/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