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布局“新工科”、推动“双一流”的发展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全员育人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科研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18年5月7号正式启动2017级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截至5月18日,已有95位教师自荐参加本科生导师制。
5月22日下午,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大学城校区A4204举办了导师见面会暨专业经验分享会,旨在使2017级本科生进一步了解学院基本情况及各专业导师特点。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张正国、副院长胡建强、党委副书记鲁明、2000级校友王学泽以及各系主任、教授代表和2017级本科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 | ![]() | ![]() |
张正国院长致辞 | ![]() | 胡建强副院长致辞 |
![]() | ![]() | ![]() |
王学泽校友分享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授代表分享 |
![]() | ![]() | ![]() |
能源化学工程教授代表分享 | ![]() | 制药工程教授代表分享 |
![]() | ![]() | ![]() |
应用化学教授代表分享 | ![]() | 学生提问 |
会议共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是张正国院长就本次会议的宗旨及目的向大家作了简要说明,并从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角度出发,指出专业学习为学生将来在各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倡导学生结合自身优势理性面对专业选择,树立专业自信。
接着是分管本科生教学培养的胡建强院长介绍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升学要求,列举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鼓励学生在本科生阶段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寻求全面进步。
随后是王学泽校友经验分享环节。王校友对新同学提出了三点建议及期许:(1)建立专业信心;(2)提高核心竞争力,着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英语水平;(3)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
最后是各系进行导师见面暨专业经验分享环节。各系教授为学生展示了近年来专业老师的科研水平、毕业生就业趋势及从业现状,充分展示了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上的成果。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认真聆听,现场气氛活跃有趣。
本科生导师制是新时期在实行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导师在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学术引导和升学就业指导的同时,重在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加大课外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密切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发挥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对学生成才的全面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图/文 陈钰莹 沈丽琼 化学与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