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于2015年11月首次启动,旨在面向全球邀请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一、论坛时间
二、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逸夫工程馆四楼报告厅
三、论坛议程
日期 | 时间 | 事项或议程 |
| 8:00-8:20 开幕式 主持人:张正国 | 化学与化工学院领导致欢迎词 |
8:20-11:30 特邀学者学术报告及与会学者交流 (每位20分钟) 主持人:张正国 | 1.题目: The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yrene Substituted at the 2- and 7- Positions 报告人:纪雷 | |
2.题目: 大数据时代下能源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报告人:潘明 | ||
3.题目:Rhodium Catalyzed Asymmetric Conjugate Alkynylation Reaction 报告人:窦晓巍 | ||
4.题目:复合结构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储能研究 报告人:官操 | ||
5.题目: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5,6-Dihydrophenanthridine Derivatives via retro-Carbopalladation of Aldimines 报告人:叶俊涛 | ||
6.题目:Towar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Peptide Therapeutics 报告人:何春茂 | ||
7.题目:介观太阳能电池-从染料敏化到钙钛矿 报告人: 李雄 | ||
8.题目: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关键材料及相关机理 报告人:崔志明 |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化学与化工学院
纪雷博士于2006年、201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化学博士学位。2012年4月至今,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
潘明博士于2003年、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化学工
Applied Energy, 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能源和化工主流SCI刊物论文15篇,其中关于“过程强化和节能”的工作获得2014年ENI Award提名,“能源工业可持续研究”的工作获得2016年ENI Award提名。
窦晓巍博士于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于2013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
官操博士于2009年、201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微电子工学学士、物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今,在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叶俊涛博士于200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有机所,分别获得理学学士
何春茂博士于2005年、2011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德国马普生物无机研究所分别获得制药工程学士、生物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原所继续科研工作。从2013年6月到2015年8月,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日本名古屋大学
李雄博士于2003年、2008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及武汉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理科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3年8月,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格兰泽尔介观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心(Michael Graetzel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