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东海大学交换学习的一点体会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6-30   浏览次数:629

        当乘坐的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时,我心中的种种不平静顿时烟消云去。从小以来,我对台湾就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自己一直想亲眼看一看,海对面的同胞们是怎样生活的。所以,当刚开始接触台湾人的时候,自己还是有一些紧张的。不过随着认识的台湾人逐渐增多,我才真正的感觉到,毕竟大家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人,两岸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隔阂。

                                                                     华南理工大学五位交换生合影
        当然,台湾也并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和大陆相同,最明显的不同就一定要说到服务态度了。在台湾,我才真真正正地感觉到什么叫做“顾客是上帝”。“欢迎观临”和“谢谢惠顾”是当地服务人员的口头禅。服务员也从来都是用笑脸来迎接他的每一位顾客。起初,自己一直感觉到很不适应,觉得服务员没有必要客气到这种地步。不过,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些服务细节是一种文明与先进的体现。它表现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希望有一天,在大陆也能感觉到这样的服务态度。我想那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被称为世界强国。
 

                                                                           东海大学路思议教堂
         经常关注台剧或者台湾综艺节目的同学们可能会发现,虽然我们同台湾人都说的是中文,但是在一些语音细节方面,两者还是有较大不同的。所以,提醒各位想要去台湾交换或者旅游的同学们,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要声音太大,不然会招来众多围观的。
         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学习。在大陆的学生口中一直有这样的传闻:在台湾,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随随便便一学便可以在考试中拿到很高的分数。然而,当我真真正正地开始在东海大学学习时,才发现实事并不是这样的。首先让我大吃一惊的就是,台湾所有的教课书竟然都是英文的,想要买到中文的教课书简直是难上加难。可能是自己的英文水平太差,我花了将近3周的时间,才逐渐适应英文课本。不过好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用的是中文教学,不然我真的是会疯掉了。其次就是,考试对于台湾学生,简直是家常便饭。在大陆,如果哪一科有期中考试,不少学生就要开始喊冤了。而在台湾,每一学科不仅有期中考试,而且常常伴有各种各样的小考。所以说,在台湾,只靠期末考试前突击而平常不认真学习的方法,是绝对不可能得高分的。不过,这样也确确实实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好处。当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东海大学,师生的关系竟然可以如此的亲近。老师在学生们面前,不仅仅只表现出长辈的一面。私下里,老师和同学更像是朋友一般。记得那次在系主任的办公室里,我跟主任从出国留学一直讨论到了社会制度,总共花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样的事情,在大陆的大学里面,恐怕是很难碰见的。
         除了学习方面,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认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好友。在交换生中,不仅有来自大陆的同学,更有来自日本、美国、法国的“同道中人”。忘不了与众多交换生在阿里山夜晚狂欢的情景,也忘不了与台湾同学一起领略台北,台中,高雄的风光。相信与同学们的这份友情,会一直伴随我到永远。
 


                                                                                     来自各地的交换生
         在去台湾之前,我推荐各位准备一个空白的小本子。因为在台湾所有的旅游名胜景点的旅游服务中心,都会有特制的印章可以来盖。如果能收集齐你去过的地方的盖章,想必这个本本将会承载着你整个台湾行的回忆。
 

                                                                                    台湾日月潭的一角
         仅仅从我口中,是不可能体会到台湾的全部的。因为有太多的感觉,是不能用语言所描述的,只有亲身经历过,你才能真正的领略到台湾的魅力。她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高耸雄伟的阿里山,清澈美丽的日月潭,清幽俏丽的太鲁阁。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另一面来审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可以感受台湾人民的热情好客。
         听说台湾自由行已经在大陆的一些城市开通了,希望那些有条件的同学一定要去台湾逛一逛,你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最后,感谢学校、学院和老师能给我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前往台湾交换学习。没有您们的帮助,我将错失在台湾这段难得可贵的经历。谢谢您们!
 
 
                                                                                                                                  2008级应用化学2班 张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