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位于大学城校区,下设音乐学系、器乐系、声乐系、舞蹈系以及艺术教育中心。其前身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2002年设立音乐表演专业,2004年增设音乐学、舞蹈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目前在校本科生517人、硕士研究生74人。 学院拥有一支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讲师19人,助教2人。多名教师获得“金钟奖”、文化部“文华奖”、“丝路文化贡献奖”、“荷花奖”以及“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多类项目。学院注重加强对外交流,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签订了学生交换项目协议。 学院目前拥有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粤剧艺术)”,是广东省教育厅“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器乐培训基地”、广东省文化厅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广东省社科联 “广东省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科普基地”;同时拥有教学实践实体——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室内乐团、交响管乐团、青年舞蹈团。学院目前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走进交响音乐的世界》、《走进歌剧的世界》等优秀示范课程。艺术学院配备有琴房、音乐厅、室内乐厅、交响乐排练厅、合唱排练室、舞蹈练功厅、录音棚、多媒体音乐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电脑音乐教室、电子音乐实验室、施坦威钢琴,以及包含中外音乐、舞蹈音像、图书、乐谱资料的专业图书室。 学院坚持“以原创作品为引擎,带动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办学思路,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先后创作演出《先行者—孙中山》、《秦粤时空》、《美丽中国》、《我的家 我的国》、《粤韵新声 听见广东》、《刑场上的婚礼》(歌剧)等多部艺术作品,在业界产生持续、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等国家重大演出活动,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学生多次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二等奖。 学院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如果专业课、文化课成绩达到学校规定要求,可在入学后第二学期跨院系修读其他专业课程,达到学位授予资格者可授予辅修学士学位;成绩优秀毕业生可获保送研究生资格。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华南地区输送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毕业生在专业艺术团体、教育系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相关领域广泛就业,得到用人单位高度好评。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于1998年2月,于2004年7月并入新成立的艺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艺术教育中心主任,下设常务副主任及行政秘书。本中心坐落在五山校区“百花园”,并在大学城校区设立办公室。拥有200多平方米的形体训练厅、多媒体课室,以及海丽文体中心小音乐厅。 艺术教育中心面向一校三区,开设了近30门艺术欣赏及技能类通识教育课程,每年有5千名左右本科生选课,占全校本科生总数的20%。 艺术教育中心每年从普通在校生中挖掘、选拔、培养艺术团成员,组织学生艺术团(合唱团、爱乐乐团、民族乐团、舞蹈团、话剧社)参加各类演出及比赛,这些艺术团充满青春活力,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谱写了“雅韵华园”的新篇章。他们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声乐一等奖、第十二届广东音乐邀请赛金奖、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以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广东省大学生声乐比赛、广东大学生舞蹈大赛各类奖项。鉴于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所获得的各项成绩,2000年、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连续2届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艺术教育中心将保持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始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推进学校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