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下设软件技术系、软件服务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工程系;具有软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软件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2009年获准成立教育部“国家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0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1年加入首批“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软件工程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软件工程获批广东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于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首批)。
软件学院成立了智能软件与机器人、软件服务工程与云计算、软件构建理论与方法、大数据系统与云计算、数据科学与智能软件、大型软件开发方法与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7个科研团队;建设有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跨媒体大数据与机器智能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社会媒体处理与软件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软件开发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多媒体智能营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媒体处理与软件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广州市机器人软件及复杂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国家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应用重点专项、广东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以及企业合作等科研项目,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科研论文。为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现面向海内外诚招英才加盟。
招聘学科方向:
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服务工程、领域软件工程,以及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区块链、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嵌入式系统、数据库、CAD/CAM等计算机和软件领域相关方向。
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良好,品行正派,师德优良,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外籍人士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认同我国教育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理念。
一般32周岁以下;
应具有博士学位;
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良好的发展潜力和扎实的科研基础。
一般35周岁以下,最大不超过 40 周岁;
应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一般应具有不少于2年的科研工作经历;
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
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应具有博士学位。海外人才,博士毕业后在海外一般应具有不少于 3年的科研工作经历且学术业绩突出;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创新能力强,学术发展潜力大,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成果。
一般不超过 50 周岁;
应具有博士学位。海外人才一般应具有海外高校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在国际企业、机构达到相当水平职务;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或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或者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重要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1.按事业编制聘用。
2.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对于高端领军人才或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拔尖人才,薪酬按“一事一议”商谈。
3.提供安家补贴,同时视校内房源情况提供公租房。
4.准聘副教授按副高标准、准聘教授及以上人员按正高标准,享受社保、公积金、医疗等相关福利待遇。
1.准聘副教授具有副教授学术头衔,聘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支持独立开展学术研究。
2.准聘教授及以上人员具有教授学术头衔,聘为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支持招收博士后,组建学术团队。
3.提供良好的科研空间和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
4.权威专家指导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
为子女提供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
1.享有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 15% 的部分,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可实现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 14 项人才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并在出入境、医疗、交通、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1.全年接收应聘者简历,适时启动引进程序。
2.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学习工作经历、教学科研成果和代表作等)和推荐信(3封)电子版上传到华南理工大学人才招聘系统(网址http://zp.rs.scut.edu.cn/recruitWeb/a/zp/news/recruitPostInfo?postSeries=1&postId=956925402540933120),同时可抄送至学院人事秘书邮箱,以便我们及时联系您(邮件主题请以“姓名+应聘岗位”命名)。
3.学院根据招聘程序进行资格初审,审查合格者,将以邮件形式通知面试。
4.面试未通过或未录用者,应聘材料恕不退回。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0-81182606
邮箱:liyuyang@scut.edu.cn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B7-101
2025 ©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