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传承立德树人红色基因,10月23日,学院党委组织集中观看抗战题材电影《坪石先生》,在光影中重温烽火岁月里的教育坚守,在感动中感悟新时代师德师风的精神内核。

影片以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华南高校内迁粤北坪石坚持办学的历史为背景,再现了以数学泰斗黄际遇为核心的30多位教育先贤,带领中山大学师生在抗战烽火中辗转迁徙、矢志育人的热血历程。这段历史堪称是“广东版的西南联大”,展现了岭南教育先贤在民族危亡之际的文化坚守。
当看到老师们在祠堂茅屋中授课、于轰炸间隙演算、用智慧保护爱国学生的动人场景,在场教工无不深受震撼,深刻体会到战乱年代教育工作者“以笔为剑、以知为盾”的使命担当。
“烽火中的师魂跨越时空、历久弥坚。”观影后的交流研讨环节,教师们纷纷分享感悟,《坪石先生》展现的不仅是一段教育抗战史,更是一部鲜活的师德教科书。影片中先贤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学院作为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坚守的“先锋筑材”育人理念高度契合,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生动范本。黄际遇教授“一定要保住学生,有青年才有未来”的育人情怀,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更要以先贤为镜,涵养高尚师德。

材料学院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铸魂工程”“赋能工程”等系列举措,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此次观影活动是学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引导全体党员教师从坪石精神中汲取力量,把爱国奉献、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优良传统融入日常工作。学院后续将推动观影感悟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在有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中践行师德规范,让烽火中铸就的师魂在新时代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为一流学科建设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图/党支部 文/张培煜 初审/吴溢铃 复审/乔湘楠 终审/彭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