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奋斗有我”——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党支部与学院“五老”“读懂中国”主题座谈会
日期:2024-06-25 浏览量:11



2024年6月23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积极响应学校“读懂中国”的活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党支部邀请了学院两位“五老”教师——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宁平老师,副主任苏达根老师与支部党员座谈。两位老教师在座谈会中讲述自己读书与工作时的奋斗经历和经验,让在座的各位学生党员受益匪浅。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一开始,有党员同志提问了两位老教师的求学经历是怎样的。苏达根老师讲述了他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实现考上大学这一梦想的经历。尽管所处时代动荡,经历波折坎坷,但苏达根老师从未停止对学问的追求与对大学的向往。在被问到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时,苏达根老师则向党员同志讲述了他用知识守护村民健康的故事,既体现了他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又展现出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精神,让在场的每位党员同志无不为之感动。

苏达根老师为党员同志们讲述自己的经历

而当提及“星期六工程师”这一名词时,宁平老师兴致勃勃地向大家讲述了那段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大批华工的教授、教师利用周末的时间前往珠三角各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宁平老师也不例外。他利用所学的知识研发高效发泡剂,大幅提升了制鞋厂的产量,为企业提质增效。

宁平老师为党员同志们讲述自己的经历

通过两位“五老”前辈的讲述,学生党员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教育条件的艰苦,感受到前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科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以极大的毅力和创造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党员同志表示:“通过这次座谈会,我深刻感受到了‘五老’的坚韧和奉献精神。他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不畏艰难,不计回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为民、为国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新时代下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也激励着我不断学习知识、提高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座谈会不仅为支部党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思想交流机会,还加深了党员对学院历史和学科发展的认识,激发了广大党员同志的热情和责任感。未来,支部将继续以“教育强国,奋斗有我”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推进教育强国事业贡献力量。(图文/杨永康 初审/蔡天蓝 复审/麦其鹏 终审/赵小芳)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