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第一期“材料科学前沿论坛”暨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期“发光明师讲堂”学术讲座在线举办
日期:2020-09-16 浏览量:279

202094日下午15:00-17:00,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第一期“材料科学前沿论坛”暨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期“发光明师讲堂”学术讲座举办。

本次讲座由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承办,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主任高松院士主持,港方联合主任唐本忠院士担任主讲嘉宾。受疫情影响,本次讲座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在线举行,并通过腾讯直播、bilibili直播科研云频道两个渠道同步直播,百度等多个海内外媒体平台也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实时转播。

讲座主持人高松院士先介绍了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的建设背景、研究领域、组成人员等,以及“材料科学前沿论坛”和“发光明师讲堂”相关情况,高松院士指出,希望通过论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术交流合作,推动半导体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学科交叉,促进湾区在光电磁功能材料相关产业领域的繁荣发展,并对实验室和论坛的发展前景表达了殷切期许。

随后,高松院士介绍了本期演讲嘉宾唐本忠院士,并欢迎他带来题为《聚集诱导发光研究:回顾与展望》的讲座。唐本忠院士用严谨的学术语言、轻松的交流方式,与参会观众们一同回顾了聚集诱导发光在过去20年间的研究历程,在聚集诱导发光现象、机理、材料、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了这一蓬勃发展的中国原创研究领域所蕴含的巨大前景。

高松院士线上主持(上图)和唐本忠院士跟观众互动答疑(下图)


讲座内容呈现: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广泛应用

时长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后,高松院士总结指出,通过这场讲座,观众们对聚集诱导发光的光辉历史和光明前景有了清晰的了解,也看到聚集诱导发光的概念从2001年提出以来不断发展,其研究方向不断拓展,从固态荧光延伸到室温磷光,以及聚集诱导延迟荧光等;这期间发展了大量丰富的AIE材料,并展现了从光电到能源、环境和生物方面的多种应用前景。腾讯会议室和各直播平台上的观众就唐院士的报告内容踊跃留言提问,问题涉及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原理、以及AIE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唐本忠院士对部分关键问题作了耐心解答,加深了观众们对聚集诱导发光的理解。

互动环节过后,高松院士为唐本忠院士在线颁发了“发光明师讲堂”纪念牌。

在线颁发“发光明师讲堂”纪念牌

本次讲座以线上形式进行,为国内外线上观众的参与提供了便利、据实时数据显示,腾讯会议、腾讯直播、bilibili直播科研云频道三个直播平台和百度等海内外转播平台的观看播放量累计达9万人次。接下来,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材料科学前沿论坛”暨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明师讲堂”会定期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术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