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生命,与爱相“髓” ——记2019年“材料之星”景建华专访
日期:2019-11-19 浏览量:724

材院记者团 文 邵楚茵


 

【人物简介】景建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

2016年上半年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19419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81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现有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常人眼中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实则并非如此,造血干细胞捐献便是其一。景建华以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阐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点点滴滴,“虽然配型概率低,但它与生活并不遥远”。

 

始于偶然,决断毅然

“一开始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契机”,景建华说道。他通过学校的临时献血站的宣传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在同学的“怂恿”下一起献血入库。两年后,他接到了红十字会的来电,被告知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了。

 

“我真的没有想到会配型成功”,这是他收到配型成功消息时的第一反应,因为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仅不到百万分之一,宛若海底捞针!但在诧异之余,他很快作出了决定——同意捐献。之所以没有太多的犹豫,是因为他在入库时就坚定了助人的初衷,同时,在查阅了相关信息与资料后,他也确信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伤害。

 


切身经历,感受铭心

从初步匹配到高分辨匹配,再到体检,各项指标均达到捐献要求后,景建华来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实际捐献流程包括干细胞动员和采集,动员时需要每天注射一次动员剂,以刺激捐献者的骨髓造血细胞增生,生产更多的造血干细胞,通常需要注射3-4天。而采集过程则是在捐献的最后一天,应用血细胞采集仪来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一般持续3-4个小时。

 

捐献的整个流程相对漫长,期间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适反应,这对捐献者而言是一项考验。但据景建华所述,他在捐献过程中并没有感到身体不适,即使产生不良反应,他也还是会选择坚持完成捐献,“因为这很可能就是患者活下的全部希望了,若是我中途放弃,就相当于断绝了患者的生机”。捐献成功,收到了受捐小男孩亲属的感谢信后,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能发挥作用帮助他人,给他人的生命带来意义,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医院进行捐献期间,他与爱心志愿人士的接触也成为了他这几天以来刻骨铭心的记忆。结识了一年都在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以及长年投身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后,他切实感受到了有这样一群为帮助他人而出力,将公益贯彻到底的人,感受颇深。热心公益,在给其他的生命送去了温暖的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生命的光辉。

 


拨开迷雾,投身宣传

如今,国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已突破9000例,但每年等待救援的血液病患者人数却达数百万名,而中华骨髓库的库容与我国总人口在数量上依然大相径庭,不少人还是“谈捐色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宣传力度的不到位。在成功配型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景建华就以亲历者的角度在校园中进行献血入库的宣传和推广,希望能打破人们在传统思想中对于干细胞移植的误解,解开人们对干细胞捐献的顾虑,让更多人真正的去了解捐献的具体过程,去知晓它的“于己无害”,去理解它所承载的生命的意义。他希望能借自身捐献一事为契机,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干细胞捐献这项公益事业中,传递爱心,重燃生命。

 

谈起宣传效果时,他说道:“要改变所有人的观念是很困难的,但若是我的宣传能成功让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当中,我的付出就没有白费”。他还提到,希望大家不要以敬畏的眼神来看待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将其放到高高的圣坛上,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它其实与普通献血大同小异,只是稍加复杂,捐献所用时间稍长而已。希望大家能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视作更为平凡的一件事,去了解它、接纳它。

 

 

最后,让我们对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点燃他人的生命火种的景建华表示敬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