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院记者团 文 何国恒
![]() |
【个人简历】王启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金属材料本科生,大二转入材料创新班,而后大三退出,现成功考取上交大的研究生资格。2015-2016学年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2016-2017学年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2015年、2016年寒假社会实践积极分子;2015-2016年参加SRP项目;2016-2017年作为负责人参加国创项目。
转专业的心态——拥抱新专业
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听不懂专业课,想转专业,认为其他专业会比现在的专业要好,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即使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也不要盲目转,或者沉迷于对新专业的想象。”王启祥师兄语重心长的说,“高考后专业选择不理想,希望转一个好专业,这很正常。首先,要最好是出于兴趣而转专业;其次,不能把转专业视为在原专业各种“不顺”的唯一解决办法。新专业也会有各种困难,就算工作以后还是会有各种不能回避的难题。”直面困难和勇于解决问题的心态是转专业同学必不可少的。
王启祥师兄大二初从金属材料专业转进创新班,后来放弃保研本校回到金属材料班。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每次转班都是一个挑战,但是这些难题却困扰不了启祥师兄。“要怎么适应新环境呀?”师兄咀嚼着这句话,思考了一下说:“要和同学多多交流,试着融入班集体;另外,一起转进来的同学可以给彼此不小的帮助,毕竟都是转专业的,有着相同的境遇。”办法总比困难多,正如师兄一般,拥抱新专业,无愧于自己的选择。
没有退路,因此放弃不了
师兄从金属材料专业转进创新班后,自然要适应很多,无论是学习上,还是与同学相处上。启祥师兄表示:“创新班本身的课程就比较多,而且转专业还要补课,大二上的时候忙到爆炸。但是创新班能学到更多东西,知识面更广。”尽管累,但是值得。
“如果有机会可以争取,就不要留遗憾。”尽管在创新班中顺风顺水,启祥师兄最终决定参加考研,放弃了创新班保研的优越条件,转身加入到考研的行列中。在被问及考研有多累的时候,师兄调侃道:“八月份开始就要每日无休了,早上8点到考研自习室学习,晚上11点回宿舍。即使生活单调,也不敢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师兄笑着说:“累肯定是很累的,但是不后悔呀。考研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考研也要注重信息收集,而不仅是埋进书堆里。”明确自己的目标之后,尽力实现,这就是启祥师兄的真实写照。
奇迹是一点点积累的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被讨厌的勇气》
说起改变自己,师兄想起了这句话。“突然的转机是不存在的,奇迹都是一点点积累的。”师兄说。在考研过程中,师兄给自己制订一个时间表,明确到每天什么时段看什么科目的什么内容。考研不仅是几个月的备考,也在于前三年的积累。考上上海交大的研究生,王启祥师兄靠的正是积累,是对计划的执行力,是下定决心后日复一日的努力。
“其实一点点的去改变,对于听不懂专业课,觉得学习跟不上的同学也很有用的。”如果有改变的愿望,可以从多去图书馆、制定每学期的小目标开始。师兄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尽早的确定目标也很重要,无论是希望科研,还是其他方面。师兄说:“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自己有什么特长,适合做什么,又不适合做什么。这样,之后的所有努力就有了方向。”
热爱生活的人活的不会差。王启祥师兄拥抱生活,积累一点点微小的努力,结出大大的果实。我们也衷心祝愿师兄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材院历史由大家书写,材院精彩由我们记录,记者团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