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周午纵教授:逆向晶体生长
日期:2018-06-14 浏览量:69

报告题目:逆向晶体生长
报告人:周午纵 教授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邀请人:张勤远 教授
报告时间:6月14日10:00
报告地点: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402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6月11日


个人简介:周午纵,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杭州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继续工作11年后,于1999年受聘于圣安德鲁斯大学,主持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他的主要兴趣是固态材料中的微结构以及它们的形成机理。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他最近的主要研究课题是非传统晶体生长现象,以及纳米材料的微结构分析。他在国内没有兼职。但是自1992年以来每年回中国从事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科技服务。
本报告涉及一种非传统晶体生长现象。一百多年前建立的传统晶体生长理论所描述的通常是自由晶体生长。在自然界的晶体形成或者实验室中的人工晶体生长中,因为成核阶段和生长初期前躯体化合物在强相互作用下聚合,自由晶体生长的环境受到干扰,生长路径于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逆向晶体生长机理中,前躯体化合物或者纳米晶聚合成非晶态或者多晶球状颗粒。随后发生表面重结晶形成单晶多面体壳层,晶化过程从颗粒表面向颗粒中心延伸。这种逆向生长现象已经在许多材料体系中被观察到[1],比如分子筛[2,3],金属氧化物[4,5],合金,有机晶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6],以及一些常见矿物。

参考文献:
[1] Greer, H. F.; Yu, F. J.; Zhou, W. Z. Science China Chem., 2011, 54, 1867.
[2] Chen, X. Y.; Qiao, M. H.; Xie, S. H.; Fan, K. N.; Zhou, W. Z.; He, H. Y. J. Am. Chem. Soc. 2007, 129, 13305.
[3] Yao, J. F.; Li, D.; Zhang, X. Y.; Kong, C. H.; Yue, W. B.; Zhou, W. Z.; Wang, H. T.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8397.
[4] Self, K.; Zhou, H. J.; Greer, H. F.; Tian, Z. R.; Zhou, W. Z. Chem. Commun., 2013, 49, 5411.
[5] Yang, X. F.; Fu, J. X.; Jin, C. J.; Chen, J.; Liang, C. L.; Wu, M. M.; Zhou, W. Z.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4279.   
[6] Greer, H. F.; Liu, Y. H.; Greenaway, A.; Wright, P. A.; Zhou, W. Z.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6, 16, 2104.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