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郭琼玉、李华芳
日期:2018-03-27 浏览量:28

广大师生:

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面向全球邀请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希望藉此平台,互启迪思维、开拓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的具体安排如下:

报告题目一:Translational tissue engineering: The beauty of polymer alignment in biomechanics

  人:郭琼玉 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报告题目二: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人:李华芳 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博士后)

论坛时间:20161215日(星期四)下午2:30

论坛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12-316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1212



 附:

1. Translational tissue engineering: The beauty of polymer alignment in biomechanics(郭琼玉博士)

内容摘要:

形状记忆效应是一种非传统的机械功能,可应用于多种生物医学领域。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独特性能表现在:“智能”性以及能够在外部刺激的触发下进行形状转换。然而,在人体适宜环境中,主动触发这类形状记忆聚合体的可控性的缺失一直是其无法应用于临床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发适合于体内环境的能迅速响应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体系是探索其转化治疗策略的关键。我的研究兴趣在于研发形状记忆纳米系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触发,能够控制用以组织再生和肿瘤治疗的细胞吸收和/或药物运输。 我作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主要目标是:(1)设计一系列具有不同尺度的热诱导或光诱导的形状记忆纳米系统,并研究理解其在细胞响应方面的形状记忆生物力学效应;(2)验证其在用以癌症治疗和组织重建的药物运输系统中的促成生物技术。

报告人简介:

郭琼玉博士分别于2004年、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郭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可降解血管支架、人工角膜、记忆性纳米材料、关节炎的药物控释和异位骨化的防治等项目的研究。近七年发表了17篇研究论文,其中一作论文8篇(7篇发表于一区杂志),论文被引用超过270次,H因子为8。有1项授权发明专利和3项正在申请专利。主要创新成果有:建立了药物释放体系温度依赖的理论依据,开发了仿生性人工角膜,开创了光控诱导细胞响应的新方法,为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指导,填补了领域空白,受到同行广泛关注。

 

2. 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李华芳博士)

内容摘要:

在所有生物医用植入材料中,金属材料应用最早,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最广泛,目前医用金属材料中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是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钴基合金等材料,然而,这些传统的医用金属材料在临床应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与不足,如:磨损或腐蚀形成的生物毒性金属离子和颗粒引起周围组织过敏或炎症反应;对骨折修复等临时固定作用完成后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核磁共振不兼容等。因而需要设计与开发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以克服上述传统金属材料的缺陷与不足。本报告从临床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以钛合金、锆合金、可降解镁合金、锌合金和大块非晶合金为例,详细阐述了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原则及相关研究结果,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

李华芳博士,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2014年起至今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与方向为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新型可降解合金的设计与开发,生物医用大块非晶合金的设计与开发等。目前已在NatureMedicine; Acta Biomaterialia; Scientific Report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B等国际期刊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引410余次,h指数为13;申请发明专利3项;受邀撰写《可降解金属》一书中16、17两章内容;担任Materials Letters, Acta Biomaterialia等国际期刊杂志审稿人。曾获力学学科优秀博士毕业生(2016)、中国生物材料大会青年科学家奖(2015)、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3)、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2012,2013,2014)、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2013)、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优秀口头报告奖(2013)、全国介入医学工程大会优秀论文奖(2013)、北京大学三好学生(2012)、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2012)、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2010,2011)、中石化英才奖学金(2011)、康宁奖学金(2010)等学术奖励与荣誉。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