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和界面的载流子调控及相关特性研究
报 告 人:曾绳卫 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
报告时间:2017年6月26日(周一) 9:00
报告地点:五山校区14号楼205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6月22日
报告摘要:钙钛矿型复杂氧化物具有新奇而丰富的物理特性,比如高温超导、庞磁阻、多铁性,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几年来,钙钛矿型氧化物界面显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体材料的奇异特性更是吸引了研究者的强烈兴趣,例如,绝缘材料界面显示导电及超导性、非磁性材料界面显示有铁磁性甚至铁磁和超导共存态。这些丰富的性质与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载流子浓度的调控研究,可以探索材料性质背后的机理及其在器件上的应用。我们通过调控YBa2Cu3Oy体系里的化学掺杂,成功制备出了电子和空穴掺杂的双极型铜氧化物超导薄膜,并发现该材料存在反铁磁和Mott态的共存态。在电场调控方面,我们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栅极材料,调制电子型铜氧化物超导薄膜Pr2-xCexCuO4中的载流子浓度,成功诱导绝缘体-超导体量子相变,并对比发现绝缘-超导相变在铜氧化物中具有电子-空穴非对称性。电场效应也被应用于LaAlO3/SrTiO3界面的电子浓度调制,实现了金属绝缘转变并提高界面的电子迁移率,同时我们还发现当LaAlO3为单晶和非晶材料时,场效应的机理分别表现为静电场掺杂和氧空位迁移,这些发现对进一步提高材料界面迁移率、深入理解离子液体场效应机理以及制备基于界面的阻变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人简介:曾绳卫博士于2007年、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8月至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专注于多功能复杂金属氧化物薄膜及异质结研究,特别集中在薄膜和界面的载流子调控以及氧化物界面场效应电子器件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PRL, PRB, ACS Nano, APL等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