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平凡中的党性光辉——记访谈优秀老党员刘登坤老师
日期:2017-05-04 浏览量:129

文 党建学习小组成员 熊菲


【人物简介】刘登坤,男,高级工程师,1995-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副理事长。

 

出发与坚守

   “当年并没有考虑那么多。我来自农村,是我们公社唯一的一名大学生,祖国培养了我,想为祖国尽一份力。我的入党时间是1966224日。我现在已经51年党龄了,我从未后悔过加入中国共产党。”刘老师谈起自己的入党动机时,话语中仍然满是是朴素而真挚的情怀。怀着这样的赤诚,在优秀的师兄的引领下,1964年,刚入学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学习的刘老师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联系群众,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当然是深入到学生中去。“我当时是作为团支部书记,积极组织班内的活动。早上带领同学去做早操,并且去图书馆占位置。那个时候资源很紧张,图书馆不占位置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班的同学积极性都很高。我们都是用吃饭的时间商量工作,这样不会耽误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大学期间参与学生工作的经历对刘老师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毕业后他服从组织分配和安排,留校工作,为学校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材院的一生情缘

“我一直想为学校做的,就是希望打破学科的近亲繁殖,为学校引入外面的人才,同时改造传统学科,让老树开出新花来。”

留校后的工作很轻易地上了手。做过讲师,做过科研,最后回到行政岗位上的刘登坤老师认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亟待改革。当下的学科水平与状态虽然可称优秀,但“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发现、接触新的东西,不能总觉得自己发展得挺好,这样不自觉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刘老师决心引入优秀外来人才,加速学科融合,博采众长,将传统的材料学科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往高新的方向走。

这一改革,为学院引来了许多优秀的、能力与眼光兼备的老师,刘老师欣慰地说:“当时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如程镕时和曹镛两位院士,还有余其俊、彭俊彪、张勤远、杨中民等教授,基本就是现在材料学院的雏形。在95年材料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那一年,我们还特聘到了香港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吕志和先生作为名誉院长,并设立了吕志和奖学金。”纵观我国的高校的建设,所有优秀的高校、优秀的专业,基本上改革、创新、建设都是必经之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着眼于未来的举措,一朝一夕看不出成果,我一直坚持这一点,学校也认同和支持这样的做法,才有了今天的材料学院。”从材料学院这一路的发展,到现在材料学院的规模,完全可以证明当初刘老师的想法与坚持是正确的。

 

不要怕做“老实人”

“在党委书记这个岗位上,可以说是有一些权力的。但可以说,我从没有为自己谋过私利,一直保持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初心,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不要害怕做吃亏的‘老实人’,不要为名利所束缚。”

谈及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一剧,刘老师作为一名老党员对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表示十分痛心,部分官员的思想腐化,滥用国家权力,损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他们违背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初衷,入党誓言也变作一句空谈。

“我一直践行的准则就是‘所作所为要对得起党’。要做老实人,做老实事,讲信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决定他一生的路途,刘老师在高校教育的前沿默默坚守了数十年,何尝不是他优秀的党性与人格的体现呢?

 

愉悦地奉献

刘老师特别鼓励年轻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新时代对党员的要求,其实就是要你把爱好和奉献的价值结合起来。知道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心里就会充满了动力,觉得有希望有干劲。这么多年我的工作很忙,但我一切都看得很开,每天工作都很开心,现在我72岁了,身体依然很好,心情依然愉悦。所以同学们希望你们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做对大家有价值的事。”

常常我们一听到奉献,都有一种“艰难困苦,玉于汝成”的感觉涌上心头,但于现在的社会而言,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地搏杀,更需要的是我们创造、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事自己喜爱的行业领域,积极愉悦地参与建设与发展,何尝不是对社会的回馈,又何尝不是一种奉献呢?

   

      对家国社会常存热爱之心,对工作、学习、生活常抱愉悦的心态,通过学习确立思想,通过实践实践培养能力,着眼未来,落足实际,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为人民服务,这大概就是刘登坤老师人生经历的写照。刘老师的生活或许是平凡的,但他灵魂中的党性熠熠生光。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