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老师:
为了扩大我院对外辨识度和影响力,展现良好形象,近来,我们面向全院师生公开征集了材料学院形象标志(LOGO)及宣传标语。
自活动开始以来我们收到很多热心师生的投稿,在此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截止投稿时间,我们收到了很多大家投来的作品。经过初步筛选,我们选出9件LOGO作品,10件宣传标语作品。
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我们将在网站https://www.wenjuan.com/s/NJnEvm/进行网络投票,选出材料学院LOGO和宣传标语。每位老师可投1件LOGO作品,1件宣传标语作品,多则无效。投票截止时间为5月17日17:00。参与投票的老师均可获“神秘福袋”丰厚礼品一份,投票前请输入您手机号,以方便礼品发放。
结果将在学院网站公布。学院将对投稿作品的前六名进行奖励,LOGO作品金奖3000元,银奖2000元,铜奖1000元;宣传标语作品金奖800元,银奖500元,铜奖300元,其中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
请全院老师踊跃参加!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5.15
附件一 LOGO寓意说明
1号LOGO作品:1、以外围八角形寓意汇聚八方英才以育之,通过材院这个平台将人才及学生培育成“材”;2、学院专业较多,覆盖面广,“材”字拥有比较广泛的代表作用;3、“材”字用篆书体,凸显历史厚重感,代表源远流长,同时避开M、smse等类的同质化设计,寓意材院育人要立足中国大地,不仅要有中国情怀,更要有世界眼光。
2号LOGO作品:两种材料表观上的相等并不说明他们就相同,对于材料的研究不能被其表面所迷惑,应该深入研究,才能发现其内部的独特之处,然后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号LOGO作品:该LOGO由苯环,立方体和齿轮三种元素融合而成,体现了材院先进的研究水平,同时象征着材院的务实精神。
4号LOGO作品:logo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代表材料的M,取自英语Material首字母,取材料科学与化学相关的特点,将M设计为仿照分子球棍模型的样子,五个“原子”分别代表了学院现有的5个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电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另一部分是下部的木棉花,取自华工的校徽,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木棉花中的1952取自材料学院最早可追溯的历史时间。穿过M连接木棉花的圆环取地球的形状,象征世界,整体构造取材料学院立足华工走向世界、材料科学连接华工与世界的含义。Logo配色取自材料学院网站配色。
5号LOGO作品:整体图形是华工的校花木棉,参照学校logo;然后分拆成四个部分,上面蓝色M,代表Materials,右边绿色S,代表Science,左边橙色E,代表Engineering,最后为灰色的部分,用于补充木棉花的剩余部分。外面圆圈为材料学院和华工的英文名字。
6号LOGO作品:左侧的网格状代表了大部分材料的规则网状的属性,寓意材料学院完善的规章制度,秩序严谨。加粗的部分组成了M的形状代表了材料英文Materials的首字母。同时加粗部分形状类似核子,寓意材料学院的凝聚力强,学生们如同核子般仅仅凝聚在一起,共同组成材料学院。此外,该标志与软物质院的标志有点相像,较容易与其进行协商。
7号LOGO作品:Logo中的图案由MSE三个字母组成,是“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缩写,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整体造型像一个熊熊燃烧的,迸射火花的火炬,象征着华工材料学院学子充满学习和创造的热情。分开来看,上部的M周围有一个小点,其实是将材料微观结构中常见的四面体结构抽象了出来,四面体结构在各种材料中可以说都是非常基本的结构单元,在材料学科中很有代表性。四个点和M字形共同构成了两个四面体顶角相连的结构,看起来也像两个手牵手的人,象征着材料学习携手并进,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下部SE两个字母紧挨在一起,形成稳固的底座,也象征着华工材料学科有着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积淀。在“火炬”造型下面标有1952字样,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最早的前身硅酸盐工业专业开设的年份,象征着材料学院的历史。
在图案外围,有“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英文全称“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字样,表明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标志。
标志做了红蓝两种颜色,个人认为红色更能表现火炬的造型特征,如果为配合校徽配色做成蓝色也是很美观的。本设计简洁大方,一目了然,同时让人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可塑性很强,在日后有需要做成其它变体时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8号LOGO作品:书本上的碳链和硅酸盐的晶型图案代表学院最初成立时的橡皮专业和硅酸盐专业。圈内散落的试管和碳链是材料研究的基础,也是以基础出发寻求更新的突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指示着材料学院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出发,继续在学术研究方面进行创新与进步。书本上方的元素木棉花,取自校徽,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华工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着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同时,木棉花是广州市花,体现出校址地处广州,融入南方文化。
9号LOGO作品:结构:边框采用来源于苯环的正六边形结构,内部主要以正三角形的结构为指导,寓意材料学院立院基础的坚实稳固,整体和谐而富有比例美。
主体: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形状为一横两斜的直杆,将直杆和飘带连接在一起的两颗铆钉,还有三条末端被固定在铆钉上、穿插在直杆中间的飘带。三者的组合形如“材”的汉字形象,旨在开门见山地给人以“材料学院”的印象。
直杆:即“材”字的横和竖,寓意材院人刚强、稳重、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和行事作风,在整体结构中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是作为“阳”、“刚”、“恒”等意象的一种体现,同时代表着金属等坚硬的材料。
飘带:即“材”字的撇和点,寓意材院人创新、灵动、锐意进取的求索态度和精神风貌,在整体结构中起到轻而灵的点缀作用,是作为“阴”、“柔”、“变”等意象的一种体现,同时代表着纤维等柔顺的材料。此外,将木字旁的一点大幅延长,打破传统“材”字形象的同时与另两条飘带组成翻滚的海浪的形象,一方面凸显南国学府标志的特色及其与冷冰冰的北方各理工院校标志的不同,另一方面含有材院人如浪潮一般永远充满活力、奔涌向前的进取意志。
铆钉:即“材”字各笔画的交汇处,给人以稳固结构的印象,同时将飘带和直杆紧紧固定在一起,以此说明不同类的美好品质对于材院人都是不可缺少、密不可分的。
色彩:主体色彩取自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徽的“理工蓝”,体现材料学院的小整体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大整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作为理工学院应有的冷静沉稳的品质。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理工蓝”的颜色深浅关系来体现主体的结构关系和材质的软硬程度,以给人更为明确的印象。
文字: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中英文组成,中文字体为华文行楷,英文字体为Bell MT。
加工:本标志适用各类平面应用和再创作。立体应用方面,可用淡蓝透光材质制作飘带部分,以起到灵动而富于变化的表现效果,更有利于表现其意蕴;其余部分可照原图制作。
附件二:全国知名高校LOGO及宣传标语(供投票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