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赴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护老公寓,开办“手机课堂”,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屏障,拥抱精彩生活。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大合影

活动中,志愿者们将手机病毒生动比喻为“数字世界的小偷”,强调了定期扫描查杀的重要性。他们耐心讲解:一旦手机中毒,不法分子可能窃取支付密码、银行短信验证码等隐私信息,导致财产损失。志愿者一步步演示如何在“手机管家”中启动病毒查杀功能,并提醒长者们切勿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下载陌生应用。老人们听后认真练习操作,为个人的“数字钱袋”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图为志愿者演示


此外,志愿者们还向长者们演示了如何使用AI生成图片和视频,指导他们输入指令、选择风格以创作图片与短视频。老人们兴致浓厚,纷纷输入自己的想法,不断调整关键词,尝试生成各种作品。现场气氛活跃,老人们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了成为数字内容创造者的全新乐趣。

图为志愿者耐心教学

面对老人们不尽相同的学习节奏,志愿者们始终耐心解答,细致引导。老人们也从最初的操作生疏到逐渐掌握操作要领,不少老人还主动拿起手机不断进行新的创作。

除当日的“手机课堂”之外,志愿者们还每周开展各种游戏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趣味互动游戏,持续帮助长者们锻炼专注力与反应能力。

图为志愿者开展小游戏

通过数字反应敲击记忆颜色追踪等趣味游戏,志愿者们引导长者进行专注力训练。老人们需要完成快速辨识数字、准确复现数字序列等任务,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即时反应能力,也提升了记忆水平。

图为志愿者开展“敲击记忆”小游戏

认知训练对延缓大脑功能衰退有积极意义。志愿者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活动,不仅帮助长者保持思维敏捷,更让他们在获得新知的同时感受到自我提升的成就感,为晚年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与自信。

图为志愿者开展“眼疾手快”小游戏

本系列活动通过手机课堂与小游戏,全方位提升长者数字素养,促进长者认知健康。在手机应用教学中,志愿者们不仅教授了微信社交(如视频通话、朋友圈分享、群管理)、手机清理、杀毒等实用技能,还介绍了AI生图等创新功能,让老人们亲身体验科技创造的乐趣,跨越数字鸿沟。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认知训练游戏,有效锻炼长者的专注力与记忆力,促进老人们的认知健康,让老年群体在智能时代中既享便利,又获新知,更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