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

学院各实验室:  

    根据学校《关于2024年暑假放假的通知》安排,本学期暑假时间为2024年7月8日至8月25日。为加强暑假期间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学院师生生命安全与稳定,预防和遏制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学校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暑期实验室安全相关工作要求,现将学院暑期实验室安全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意识,开展假期前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

    学院在假期前,按照实验室安全相关规定对学院实验室深入开展 “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的拉网式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通报和整改落实。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各实验室应建立隐患管理台账,确保整改到位。各实验室开展假期前实验室安全教育,针对实验风险评估、危险源管控、应急处理和报告等内容进行教育提醒,提高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二、压实责任,做好假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一)落实假期实验室值班制度

  学院在暑假期间安排专人值班和巡查(附表1),值班人员应在对学院公共平台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进行日常巡查和异常记录。如发现实验室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问题,应及时妥善处置,准确记录,并及时向值班院领导、保卫部(处)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报告。

  (二)落实学院实验室关闭和开放报备准则

   1.计划关闭的实验室,由实验室负责人向学院办公室实验室安全秘书温宇翀进行报备,提交关闭的具体时间安排。学生离校前,应关闭所有仪器设备、水、电、气及门窗,妥善锁好管制药品,同时做好危险源管控措施,实验门加贴封条。对于需持续运行的设备,应列出清单并制定故障应急方案,制作台账并由导师签字确认,提交学院备案。提前返校的学生如需实验,须经导师报备学院后方可进入,并按开放实验室规定管理。

  2. 计划开放的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做好实验活动风险评估,由实验室负责人向学院提交《留校开展实验安全责任书》(见附件2)。留校学生应与指导老师随时保持联系,接受实验或科研指导,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预案,配备个人防护用具,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开展实验,开放期间不得在无人值守时开展相关实验。实验室要做好每日台账记录(包含进入实验室人员名单、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室每日安全检查等,见附件3),贴于实验室门外。原则上暂停开展非必要和高风险的教学科研实验活动,如确需开展的,指导老师须到现场指导,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

  (三)加强实验室危险源管控  

 1. 场所安全。实验结束或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按规定采取结束或暂离实验的措施,关闭仪器设备、水、电、气和门窗等。及时整理实验区域内的物品,清理各类易燃可燃、助燃物品,按照化学特性严格分类、分柜妥善暂存各类危险品。定期清理易燃杂物,远离加热设备、电源电闸及线路;气瓶、危化品、危险废物应远离加热设施。应保持紧急出口、消防通道等“生命通道”的畅通,不得违规堆放杂物。不得违规对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及电池进行充电;严禁出现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情况。针对暑期的雷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做好防台防汛、防雷等防范措施,预防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事故。

 2. 危化品安全。严格遵守学校易制毒、易制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采购、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管理规定,严防发生丢失、泄漏、污染和爆炸等安全事故。管制类化学品要专人管理,不得放在实验台、通风橱、开放式试剂架等区域,放假前逐一排查其储存条件及状态,确保安全;用后做到试剂瓶口密封、用完及时归位入柜,严格落实“双人双锁”制度,并做好使用记录。妥善存放新产生的各类危废:化学废液应查明危险特性、小剂量微试确认安全后方可倒入大桶混合;桶装废液应做好防高温曝晒、防挥发、防渗漏、防憋压、防倾倒、防雨淋水淹等措施。

 3. 生物安全。系统梳理和摸排本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项目情况、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情况,并制作台账,强化生物安全防控意识。生物废弃物按严格规定处理,防止因管理或处置不善带来的疫情问题。

 4. 高风险设备安全。检查确认高风险设备处于安全状态,逐一排查特种设备,特别是高压灭菌设备的状态,并按操作规程安全停用相关设备,必要时用封条封存。


 附件:  附件1.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暑假值班安排表.docx

       附件2.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留校开展实验安全责任书.docx

       附件3.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留校开展实验每日台账.docx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