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华南地区台风较频繁这一现状,实验室在超高层建筑抗风、大跨度空间结构抗风及超大跨度桥梁抗风方面初步形成了以风洞试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三位一体的风工程研究平台。实验室的研究和发展紧密联系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实验室以及包括实测基地在内的先进条件,探索防灾减灾领域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并推动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在防灾减灾领域进一步提高风敏感性结构的抗风能力和抗风设计水平。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近地强风特性、足尺结构风致响应实测和复杂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
(2)超大尺度建筑与桥梁结构的抗风理论与方法;
(3)大型输电线塔、风电设备的风致效应、灾变机理及其控制;
(4)风灾预测和风险评估。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3名,其中:教授7名,还有博士生20名,硕士生38名。实验室主任为苏成教授,学科发展顾问为顾明教授。
近年来,在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大力扶持下,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较大提升,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3项,科研合同总经费逾4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74篇;授权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项。
实验室将在依托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的领导和有力支持下,通过5~10年的建设,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土木工程结构应用研究基地。使结构模型的风洞试验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使实验室在超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风咨询项目中具有和国内著名高校及国际知名公司抗衡的竞争力。有效提升广东省灾害预警机制、应急机制的水平,并进一步提高灾后的快速恢复和重建机制的能力,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