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为加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解决具体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本科生早日进入实验室,开展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课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智能出行”未来创新实验室启动2023年度开放课题的申请工作,现就项目申请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放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1. 课题一:基于虚实交互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环测试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极端工况场景测试过程中实车测试效率低、仿真测试无法真实反应车辆响应等问题,研究基于虚实交互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环测试技术。利用仿真环境生成极端工况测试场景,并实时注入真实物理世界中的待测自动驾驶车辆控制器,控制真实车辆产生运动行为,结合高速数据通信将真实车辆响应状态实时映射到虚拟环境中,实现真实车辆与虚拟孪生体的平行驾驶,完成对真实车辆的性能测试。基于虚实结合实现交通场景下的数字孪生,使得仿真测试更真实,实车测试更高效,项目研究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1) 基于现有模拟仿真软件,研究现实场景在仿真环境下的场景建模技术,打通真实世界坐标到仿真环境下的空间映射关系。
2) 鬼探头、行人闯红灯、前车变道汇入等道路危险测试场景测试方案。
3) 线控底盘的位姿状态、环境感知数据读取传输方法,车辆运动控制方法。
4) 基于5G通信技术,研究服务器与车端的实时信息传输通信技术。
5) 仿真环境车辆与真实车辆状态信息的实时交互技术,建立仿真软件与真实硬件的数据通信接口及通讯协议。
6) 自动驾驶车辆在环测试评价方法。
7) 在现有园区道路,开展车辆在环测试。
对参与学生的要求:
1) 吃苦耐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 对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决策、控制、定位技术有一定了解。
3) 具有一定C++/ Python编程基础。
4) 对TCP/UDP等传输协议有基础者优先。
5) 具有线控底盘、模拟仿真软件二次开发经验者优先。
预期目标:基于虚实结合实现交通场景下的数字孪生,实现真实车辆与虚拟孪生体的平行驾驶,完成对真实车辆的自动驾驶性能测试。
2. 课题二:基于相机与固态激光雷达融合的驾驶辅助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研究基于相机与固态激光雷达融合的辅助驾驶技术。利用相机检测自车前方车辆、行人以及车道线,利用固态激光雷达检测物体的距离,实现传感器检测信息的数据融合,得到准确的车辆行驶环境信息,并采用合适的车辆纵向与横向控制算法,实现辅助驾驶。相机与固态激光雷达融合能够有效提高环境感知精度,对于提升辅助驾驶的可靠性与车辆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1) 基于相机的二维图像信息,研究对自车前方车辆、行人以及车道线的实时检测与识别方法。
2) 基于固态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信息,研究交通环境目标实时检测方法。
3) 基于相机与固态激光雷达的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4) 研究自动驾驶横向控制算法,实现车道居中保持等功能。
5) 研究自动驾驶纵向控制算法,实现稳定跟车、定速巡航、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
对参与学生的要求:
1) 吃苦耐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 具有有一定C++/Python编程基础。
3) 了解过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等相关知识。
4) 具有相机、固态激光雷达二次开发经验者优先。
预期目标:开发一套基于相机与固态激光雷达的融合感知算法,并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利用线控底盘小车进行系统部署和实验验证。
3. 课题三:基于模仿学习的决策控制算法研究
项目简介:基于SCANeR Studio软件建立驾驶模拟仿真平台,通过驾驶模拟器采集专家在各种驾驶场景的操作范例(含油门、制动以及转向),搭建模仿学习模型,通过人类专家的决策数据进行训练,最终实现智能体对专家操作的模仿学习,稳定、可靠地完成驾驶任务。
研究内容:
1) 基于SCANeR Studio仿真软件,正确配置路面环境、车辆模型以及交通流场景组合配置,通过相关API与外部软件算法进行数据交互。
2) 通过驾驶模拟器与仿真软件的硬件在环仿真,采集人类专家在各种驾驶场景下执行的决策控制数据,及每个时刻的状态和动作序列等,建立训练数据集。
3) 以车辆前视画面以及历史时刻状态为模型输入,设计基于CNN或LSTM等网络结构的模仿学习模型,最终输出油门、制动和转向控制指令,通过与人类专家的驾驶数据进行比较,设计目标函数,实现对模型网络参数的更新。
4) 将设计、训练的模型应用于不同的驾驶场景中,测试、评价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泛化性能。
对参与学生的要求:
1) 吃苦耐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 具备一定的C++/python编程能力。
3) 了解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模仿学习等相关知识。
4) 有SCANeR Studio等模拟仿真软件使用基础,掌握相关API的使用操作者优先。
预期目标:开发一套基于模仿学习的决策控制算法,利用现有驾驶模拟舱平台进行算法部署和测试验证。
二、申请要求
1.年级专业:原则上为大二/三在读本科生;
2.具备C++/Python编程方面的知识;
3.课题项目参与周期为一年,参与课题学生要保证相应的时间进入实验室。
三、申请程序
1.申报材料提交
符合条件有意申请的同学请于11月26日17:00前填写《“智能出行”未来创新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表》(附件1),将电子版申报书发送至指定邮箱: mezhengsw@mail.scut.edu.cn(文件名称及邮件主题格式:“智能出行”未来创新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电话)。
2. “智能出行”未来创新实验室会根据申请材料通知面试或答辩,确定课题录取名单,最终课题录取名单会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官网公布。
3.其他事项:
如有疑问,咨询联系人:郑老师,电话: 18826076439,邮箱:mezhengsw@mail.scut.edu.cn
附件1:“智能出行”未来创新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表附件1.“智能出行”未来创新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表.doc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2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