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锂硫电池用电子离子双导多功能二维层状膜阻挡层设计制备
报告人:邵姣婧教授(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邀请人:彭新文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5月11日15:00-16:00
报告地点:造纸D306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5月10日
报告摘要:
二维材料具有各项异性、大纵横比等结构特征,使其具有良好成膜性。一些二维材料还具有独特的性质,比如,二维粘土具有优异的锂离子输运能力,改性后的二维粘土还能进一步调控锂离子分布;二维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子迁移率和高机械强度;二维MXene的高导电性和催化活性也被广泛证实。上述性质使二维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作者团队一直以来从事二维材料液相制备和可控组装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团队主要围绕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多硫化物穿梭效应问题,从隔膜功能化改性出发,设计制备具有电子离子双导的多功能二维层状膜作为锂硫电池阻挡层,通过对薄膜二维纳米层间通道的表面改性和尺寸调控,在促进阻挡层对多硫离子高效吸附和催化转化动力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阻挡层对锂离子的选择性传输,实现对多硫穿梭效应的有效抑制,以获得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锂硫电池为目标。
报告人简介:
邵姣婧,三级教授、博导,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14年6月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师从杨全红教授,2014年7月入职贵州大学。一直从事二维材料可控制备和组装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等;作为贵州省先进电化学储能器件及关键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近5年来以发展高性能锂硫电池为主要研究目标。截止目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Small、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Carb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3篇,被引2400余次(Web of science数据),H因子20。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件,其中成功转让1件。2023年入选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贵州省候选人,2022年入选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2019年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17年入选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担任2023年第20届海峡两岸碳材料学术研讨会(贵州贵阳)大会执行主席;为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Smal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等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