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通知公告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关于举行2023年公众开放日科普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5-24 访问次数:586

云游实验室

  根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公众开放活动的通知》要求,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于2023年5月27-28日举行线上线下系列科普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主办单位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

  二、活动主题

  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

  三、活动安排

日期

时间

活动类型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主题

内容

负责人

5月27日

上午:

9:00-12:00

下午:

14:30-17:30

线下

实验室参观与科学小实验体验

1、图说造纸——实验室重大科技成果展

2、学习制浆造纸科普知识

陈华志

造纸D楼一楼展厅

1、了解造纸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习并体验手工抄纸实验

刘道恒

造纸D楼一楼制浆造纸工艺室

1、参观古籍保护自动装置

2、学习并体验古籍修护技术

樊慧明

造纸D楼一楼古籍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5月28日

9:00-10:45

线上

科普大讲堂

1、科技创新,促进文献保护,增强文化自信

樊慧明

腾讯会议ID:

820 986 796

2、AI技术助力造纸工业再发展

满奕

3、“植”得记忆

田英姿

  四、线上科普讲座

  直播时间:5月28日上午9:00-9:30

  腾讯会议ID:820 986 796

  报告人:满奕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AI技术助力造纸工业再发展

  报告简介:现代造纸工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设备、监测、控制及管理体系,如何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一直是造纸工业关注的问题。由于造纸生产过程具有复杂的机理机制和生产约束,生产过程受到未知因素影响较多,这些问题导致对造纸生产过程进行准确数学描述非常困难,进而制约其进一步提质增效。随着工业发展进入4.0阶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服务于工业过程,为工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的生产工具。本报告将围绕造纸工业在智能化中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介绍AI技术为造纸工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报告人简介: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骨干。现任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委会青年委员、唐山市政府特聘专家,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F:11.072)副主编、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IF:4.080)副主编。主要从事工业过程智能化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在国内多个大型龙头工业企业进行工业实施和验证。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书籍2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级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四项,横向项目十余项。

  直播时间:5月28日上午9:30-10:30

  腾讯会议ID:820 986 796

  报告人:樊慧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科技创新,促进文献保护,增强文化自信

  报告简介:

纸质文献是传承经典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构建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但在漫长的保存过程中,纸质文献不断地遭到酸化、老化和损毁。据统计,我国馆藏的古籍数量超过5000万册,其中三分之一亟需修复,十分之一濒危破损。近现代纸质文献的数量远多于古籍,而保存状况却远不如古籍,纸质文献一旦损坏将不可避免失去文化价值。

  当前我国主要通过传统的手工方式来对纸质文献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纸质文献修复和保护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的脱酸、增强化学品及批量化的纸质文献处理装置,加快纸质文献修复的速度,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延长纸质文献的生命周期。

  报告人简介: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广州市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主任,广东省造纸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聘专家等。曾任湖南岳阳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古籍与纸质文献保护研究、现代制浆造纸装备、造纸化学品的研究,特别是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耐保存防伪专用纸、环保型宣纸新技术、传统书画纸成形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先后获得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科技创新奖、湖南省巨龙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造纸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专利90余件,参编专著4部。

  直播时间:5月28日上午10:30-10:45

  腾讯会议ID:820 986 796

  报告人:田英姿教授

  报告题目:“植”得记忆

  报告简介:

  “珠水润天山,粤疆山海情”,以援疆故事为出发点,抒发援疆情怀,引出如何用自身专业知识助推新疆当地林果发展。

  “南风知我意,筑梦到绿洲”,结合援疆工作成果,科普新疆林果植物学知识,对神奇的植物世界进行探索性科普,讲述植物种子的生命旅程。

  报告人简介: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三十年,主要从事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和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各类植物标本的制作及从遗传学角度进行植物学分类学研究、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目前为新疆喀什大学兼职教授,英吉沙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特聘专家。承担各类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五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1部,获专利十余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推广二等奖,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自2003年以来针对新疆特色药用植物及特色林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在2016年由中组部委派援助新疆喀什大学期间出版52万字专著《新疆特色林果品质分析与评价》;2019年开始在自治区林草局及英吉沙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英吉沙杏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目前取得成果,2022年7月出版41万字专著《英吉沙杏图鉴与分子身份证》。2016年出版52万字专著《新疆特色林果品质分析与评价》,2007年参编教材1部。

  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往期科普活动

  五、线下活动

  1、活动主题

  实验室参观与科学小实验体验

  2、活动时间
  5月27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共四场,如下:

  第一场:9:00-10:30

  第二场:10:30-12:00

  第三场:14:30-16:00

  第四场:16:00-17:30

  3、活动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D楼一楼

  4、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5月25日(周四)下午16:00,逾期不再受理。

  本次活动拟限定报名人数为100人。

  备注:本次活动仅接受12周岁以上的市民参加。

  5、报名方式

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请有意参加活动的市民扫描“腾讯微校”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报名预约。

  联系人:张晓灵

  活动报名结果,实验室将于5月26日通过邮箱ppeskl@scut.edu.cn通知。

  6、温馨提示

  (1)为了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的人员本次谢绝参观。

  (2)按照校园管理要求,入校时请出示报名时提交的有效身份证件和《校外人员来访入校预约报备表》。

  (3)活动不收取费用,不安排餐饮与接送,请各参加者自行做好交通和食宿安排。

  (4)活动当天,请各参加者至少提前15分钟到造纸D楼大堂处办理签到登记,方可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参观。

  (5)未成年人须在带队老师或家长陪同下进行参观。

  (6)活动期间,请各参加者务必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7)请勿大声喧哗、吵闹;未经允许,严禁触碰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及样品等。

  (8)实验室为每位报名成功的市民准备了一份自制的小礼物,签到时领取。

  7、交通指南

  (1)地铁:广州地铁三号线天河客运站方向五山站C出口

  (2)公交:华工大站或华工大总站

  (3)华工校园地图:

  实验室在逸夫工程馆化工学院、25号楼(唯美楼)、汕头校友楼对面。

  http://map.scut.edu.cn/login_ho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