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实验室新闻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01 访问次数:533

  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统一安排,2022年5月28日,我室联合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云游”实验室、观看科普视频、线上科普讲座、线下实验室参观与科学小实验体验等形式,向公众全方位科普有关纸的科技奥秘。活动反响热烈,吸引了百余名公众线上或线下参加。

  围绕制浆造纸领域的前沿科学知识,5月28日上午,实验室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平台举办了三场线上科普讲座。

  首讲讲座的主题为“千‘纸’百态,走进‘纸’世界”,由我室专职副主任陈华志博士主讲。报告中,陈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科普了纸发明前的记事材料、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造纸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知识。陈老师希望广大青少年要为科技进步努力学习、拼搏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陈华志博士在做报告

  主题讲座“振兴古籍保护,提升文化自信”由我室科研骨干、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主任樊慧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讲。报告中,樊老师分析了古籍保护的国家政策与重大需求,介绍了古籍与纸质文献保护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成果,让公众对古籍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更深刻地意识到古籍保护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深远意义。樊老师表示古籍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古籍保护的队伍中,促进古籍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樊慧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做报告

  主题讲座“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看造纸与印刷:科学意义、社会价值及发展未来”由我室科研骨干陈广学教授主讲。报告中,陈老师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特别是造纸和印刷技术的科学意义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与印刷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前景等。陈老师希望青少年要积极投身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勇担使命,砥砺奋发建新功。

陈广学教授在做报告

  5月28日下午,实验室举行了两场线下实验室参观与科学小实验体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汇景实验学校、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室学校等近六十名师生代表、学生家长以及科技爱好者参加。

  在实验室大堂展厅,我室专职副主任陈华志博士、科研骨干任俊莉教授代表实验室对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员表示欢迎,通过图文展板、多媒体等形式,全方位地向公众展示了实验室发展历程、队伍建设、开放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情况。

参观大堂展厅

观看科普视频

  在制浆造纸工艺室,我室实验技术人员刘站老师向公众系列介绍了造纸设备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和科研助理现场示范和讲解“小纸张”制作过程,激发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和好奇心,纷纷开始手动抄纸,体验科技魅力,探索科技奥秘。

参观制浆造纸工艺室

学习抄纸技术

公众体验手动抄纸实验

  在古籍保护实验室,实验室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刘建安高级工程师向公众介绍了古籍修复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现场演示了智能化古籍脱酸增强装置仪器是如何“医治”各类古籍的“疑难杂症”,揭示古籍修护的“神秘面纱”。

参观古籍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学习古籍修复技术

  此次科普活动,参观、学习、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受到公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青少年纷纷表示“好玩”、“有趣”又“有料”,确实收获了很多在课本上、课堂上没有学到过的东西,千“纸”百态,“纸”有精彩,对“纸”的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合影

合影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在人才、资源和平台等方面优势,坚持以公共开放日科普活动为载体,科普讲座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实现科普与教育有机融合,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