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分论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4-07 访问次数:157

广大师生:
  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面向全球邀请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希望籍此平台,启迪思维,开拓视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的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17年4月13日(星期四)8:30
  地点: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306会议室
  1、报告题目:Novel Approaches to develop plant-deriv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arbohydrate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
  报告人:徐春林 博士
  2、报告题目: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在能源领域应用
  报告人:耿秀梅博士
  3、报告题目:天然晶体纤维素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报告人:陈攀 博士
  4、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al graphene-based thin films
  报告人:郑庆彬 博士
  5、报告题目:纤维素柔性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界面分子间力研究
  报告人:史星伟 博士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4月7日

  报告人简介:
  徐春林,2008年12月在芬兰奥博大学芬兰科学院过程化学优秀中心获得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生物质炼制工作,在生物基多种聚糖的系统结构、物化性质、材料性质及应用等领域进行研究。2009年受瑞典皇家工学院生物工程教授Harry Brumer邀请加入新成立的瑞典Wallenberg木材中心,从事生物技术和有机糖化学的博士后研究。2011年底加入奥博大学,建立生物基功能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小组,主要进行多糖和纤维素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先后辅导培养了3名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及6名硕士研究生。先后在国际知名SCI学术期刊(J. Amer. Chem. Soc., ChemSusChem, Biomacromolecules, J. Agri. Food Chem., Macromol. Rapid Comm.,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Cellulose, Carbohydr. Polym., 等)发表学术论文53篇(另在投5篇), 及3项发明申请和1项专利申请,H-Index指数14(Researcher ID:H-5224-2012。作为主要人员先后承担及参与多个芬兰、瑞典Knut & Alice Wallenberg 基金会及欧盟框架层面上的项目的课题研究,包括欧盟第一个生物质研究相关方向批准的大型合作项目(WaCheUPSTREP, 013896)和芬兰国家战略项目(Finnish Forest Cluster Project – Future Biorefinery I、II,芬兰技术创新局,605/11)。
  耿秀梅,多年来一直从事纳米材料在绿色、清洁能源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涉及氢能源的生成,光电的转化以及能量存储,特别注重材料活性位点的开发以及功能化惰性材料,并做出了国际认可的重要研究成果。截至2017年3月,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r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tific Report》,《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17篇,中文和会议文章4篇,书1章,论文被他引678次,单篇最高被引用223次。主要学术成就如下:(1)首次制备稳定的高活性金属相二硫化钼并用于氢能源的生成(HER)。(2)   开发了石墨烯与量子点非共价复合体系并用于光电和能量转化。(3)层间催化制备大量高质量石墨烯并用于能量存储。
  陈攀,1985年9月5日出生,理学博士。2003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2007年获得应用化学本科学位。同年考取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研究生,2009年在天然高分子物理组张俐娜院士的团队里获得硕士学位。同年10月前往法国傅里叶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植物大分子研究所攻读博士,师从Yoshiharu Nishiyama博士,Jean-Lux Putaux博士和Karim Mazeau博士,研究课题为:纤维素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在2013年6月顺利获得高分子科学学科博士学位。而后以博士后身份分别在法国国家研究院植物大分子研究中心、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生物质能源精英团队和柏林马普所以及瑞典皇家工学院木材科学研究中心从事生物质能源和材料相关的研究工作。
  郑庆彬,长期从事炭材料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相关复合材料、新型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柔性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的先进制造,可拉伸石墨烯基传感器的应用,以及纳米碳材料的增强机理分子模拟研究等,致力于拓展应用领域并推动着新型炭材料的发展。近十年来,已发表40余篇高水平SCI收录论文,包括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IF: 31.083), ACS Nano (IF: 13.334),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1.382),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 7.145),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IF: 6.626), Carbon (IF: 6.198),等本领域顶级期刊,论文总计被引用2100余次(Web of Science),H-index为24。
  史星伟,2012年12月于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分别于2013至2014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农业食品学院 和2014年至今在Alberta大学化学材料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和电化学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本专业国际著名杂志上 (Macromolecules, Bio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oft matter,等) 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