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重要文章和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通知》,为进一步促进我院学生参加本次实践活动,现对有关实践项目做出进一步说明。
一、实践项目说明
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从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8方面开展,继续深化“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并同步开展“笃行计划”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镜头中的三下乡”等专项活动。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贯通,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等内容,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
该项活动,以理论普及宣讲为实践形式,鼓励学生走进各个领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推荐3-5人的小规模队伍宣讲。参与本项实践活动,每支队伍需提交一份实践活动总结材料(包含活动时间、地点、面向人群、形式、内容、活动效果等,需附照片,不少于1000字),团队每位成员均需提交《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不少于600字,无需实践单位盖章)方可认定成功参加。
2.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深化青年学生对党的历史、国家发展成就的理解,强化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该项活动,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展开,可前往红色景点追溯记忆、提交感悟心得,可访谈红色人物、提交访谈记录及感悟心得,可挖掘记录红色故事、书写感悟,亦可通过阅读红色书籍、红色观影的形式体悟撰写学习心得,注意心得内容不能抄袭。该实践形式不限制人数规模,每支队伍需提交一份实践活动总结材料(包含活动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感悟心得等,线下实践需附照片,不少于1000字),团队每位成员均需提交《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不少于600字,无需实践单位盖章)方可认定成功参加。
3. 中华文化传承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该项活动,主要围绕中华文化传承展开,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该实践形式不限制人数规模,每支队伍需提交一份实践活动总结材料(包含活动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感悟心得等,线下实践需附照片,不少于1000字),团队每位成员均需提交《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不少于600字,无需实践单位盖章)方可认定成功参加。
4. 乡村振兴促进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学生回信精神,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以及卫生医疗、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活动。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
该实践项目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需按有关要求参加实践,并提交团队及个人实践材料。
5. 基层服务践行团。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科技推广、健康义诊、教育帮扶、法治宣讲、金融普及、环境保护、粮食节约等特色实践服务。
该实践项目以服务基层为目标,需按有关要求参加实践,并提交团队及个人实践材料。
6. 民族团结实践团。组织在内地学习的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学生就近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主题实践,组织内地生到民族地区开展“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主题实践,通过生产劳动、政策宣讲、走访调研、结对交流等,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实践项目以民族团结主题实践为主题,需按有关要求参加实践,并提交团队及个人实践材料。
7. 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围绕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基于“县镇出题、学校揭榜、滚动推进、长期结对”的“学校+县域”合作模式,组织青年学生聚焦岭南特色产业、海洋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绿美广东、县域科技服务、乡村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和保育、古建筑活化、乡村公共服务、决策咨询等十大领域,把课堂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助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该实践项目以服务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为目标,由学院团委组建团队并招募成员,需按有关要求参加实践,参与此项目的同学需提交团队及个人实践材料。
8.其他专项活动。鼓励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团中央联合有关方面开展的其他专项活动,主要包括:(1)组织青年学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在总书记去过的乡镇、街道、社区、农村等进行实地调研学习;(2)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全国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实践活动;(3)依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4)面向有关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结合青年学生专业特长,开展普通话推广、爱心医疗、教育关爱等实践活动;(5)组织青年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调研、当地资源开发等实践活动。以上专项活动将在团中央“创青春”公众号和校团委网站持续发布。
二、组织工作要求
(一)各支部所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须提交《暑假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附件一),按活动选题分类只需提交电子版(可编辑文件)。
各实践队伍的实践活动总结,需按各活动主题分类建立文件夹,提交电子版即可。
(二)各支部成立3至5人评选小组,根据同学所交材料进行筛选,按照本支部实际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0%拟定先进个人推荐名单,注意名单须进行顺位排序,同等条件下以团队形式参与,且已在学院团委报备并在学院团委指导下完成社会实践的团队成员优先推荐,拟推荐的个人还须填写《校级优秀个人申报表》(附件五)纸质版和可编辑的电子版交到所在团支部,其中个人申报事迹材料不少于600字;拟推荐的团队须填写《校级优秀团队申报表》(附件六)纸质版和可编辑的电子版,其中团队申报事迹材料不少于600字。团支部须填写《校内优秀推荐汇总表》(附件七),届时学院团委将会对各支部上报的材料进行筛选评优。
(三)各团支部汇总填写《XX班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名单统计表》(附件二,添加在往期名单统计表中)、《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项团队信息汇总表》(附件三)与《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项个人信息汇总表》(附件四)并撰写500字以上本支部社会实践总结报告(需汇总说明本支部参与实践整体概况以及实践项目情况)。
(四)各团支部选取3-5张有代表性的支部团队、个人(拟推荐先进的团队与个人)参与社会实践高清照片,需有图片说明“姓名(团队名称)+选题+实践地点”,连同上述文件一起打包于9月7日前将相关暑假社会实践材料电子版以“年级班级简称+暑假社会实践”命名发至邮箱:sxxy_scut@163.com,纸质版(双面打印)交到4号楼4217。
附件:
附件一.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暑假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doc
附件三.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项团队信息汇总表.xls
附件四.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项个人信息汇总表.xls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团委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