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5日,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围绕高质量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教育部有关领导、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教育界、产业界相关专家参加会议。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徐向民、教务处副处长范闽、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舒琳等一行人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参加会议。华南理工大学作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委员会联合培养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作表态发言。
会议指出,自2021年未来技术学院启动建设以来,各学院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努力成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蓄水池。面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工作需要持续深化、迭代创新。要抢抓战略机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催生新质生产力的“供给侧”发力,做好关键领域、关键区域、关键环节布局,强化理念变革、大师引领、突破壁垒、国际互鉴、要素重塑、智能赋能、协同育人,加快培养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有力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联合培养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徐向民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广州国际校区为“双引擎”,形成了同城一校三区高水平办学新格局。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位于广州国际校区,自建院以来,积极构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体系,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推进国际化办学,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将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携手各未来技术学院,通过暑期学校、课程共建、学分互认、学生联合培养探索及科研攻关合作等措施,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共同建设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
会前,教育部举办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成果展,舒琳向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周天华汇报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发展成效及人才培养成果。
7月25日下午,未来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工作方案讨论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华南理工大学作为联合培养工作组牵头单位,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参与单位参会。
舒琳表示,联合培养工作组将“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技术联合攻关”作为主要任务,举办未来技术暑期学校,探索全国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同上一门课”“同做一个项目”等课程共建和学分互认制度,推动全国未来技术学院成员高校实质性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的科研壁垒,促进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随后,参会单位代表就工作方案、计划及实施等方面展开了全面分析和讨论。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部署要求,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2021年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启动建设首批未来技术学院,超常规、有组织培养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三年来,各学院与50余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凝练形成了30余个未来技术方向,探索了“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多要素重塑、多出口分流”的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产出了一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一批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青年英才,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一支新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