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选拔优秀团队参加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研究决定,学校将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以下简称“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校赛”赛道设置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校赛设三个赛道: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
三、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
四、各赛道参赛规则要点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所处创业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本科生组
(1)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 3 年(2019 年 3 月 1 日及以后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 2017 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 51%。
(3)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 年以上(2019 年 3 月 1 日前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 2017 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 1/3。
2.研究生组
(1)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 3 年(2019 年 3 月 1 日及以后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 2017 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 51%。
(3)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 年以上(2019 年 3 月 1 日前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 2017 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 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 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 1/3。
(三)产业命题赛道
教育部大赛组委会于 5 月上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公开发布入选命题。
五、赛程安排
(一)报名(4月18日—5月15日)
参赛项目准备路演PPT(主要包括市场分析及定位、产品/服务介绍、商业模式、团队介绍、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及其它说明,可参考附件2)。
同时,参赛团队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以下简称竞赛官网)进行网络报名。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未在竞赛官网报名的参赛团队将无法获得参赛资格。
报名参赛团队在校赛阶段不得自行联系确定商业导师,学校将成立商业导师组统一为参赛团队提供商业辅导。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录入参赛队员和技术指导教师时,不录入商业导师信息。团队如在系统上有修改应及时重新提交报名表。
(二)初赛—资格审查和书面评审(5月16日—5月20日)
校内赛组委会对系统报名项目进行资格审查,邀请专家进行书面评审,筛选并公布进入复赛的参赛团队。
进入复赛的参赛团队,请在5月20日前提交参赛项目报名表(签字盖章)扫描版(附件3),其中高教主赛道项目报名表发至邮箱:bmyyin@scut.edu.cn;“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报名表发至邮箱:zhutongfa@scut.edu.cn。
(三)复赛和决赛(5月23日—6月12日)
复赛和决赛采用答辩的形式,包括团队自由展示与评委提问。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四)我校产业命题赛道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六、各院系工作要求
1.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发动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硕士、博士)和5年内毕业生参赛,并为参赛团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2.组织发动学生报名参赛历练,院系报名情况将与大赛组织奖评选直接挂钩。
3. 积极组织培育重点项目参赛,并于2022年4月30日前发送《“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汇总表》(附件4)至shpg@scut.edu.cn。
4. 组织参赛的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均须登陆竞赛官网(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
七、其他
1.本次校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若干。
2.校内赛官方QQ群号:854320988(报名后项目负责人实名申请加入QQ群)。
3.联系人:
教务处:王老师,联系电话:87111436,主要负责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
校团委:朱老师,联系电话:87110458,主要负责“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研究生院:郑老师,联系电话:22236969,主要负责高教主赛道研究生组;
研究生院:张老师,联系电话:87110152,主要负责产业命题赛道;
工商管理学院(创业教育学院):殷老师,联系电话:22236920,协助本赛事咨询等。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pdf
附件3: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报名表.docx
教务处
校团委
研究生院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工商管理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
科学技术研究院
公共关系处(校友工作处)
202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