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关于举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浦侃裔教授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报告题目:无背景光学成像和人工标志物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报 告 人:浦侃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教授)

主 持 人:王均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上午9:30-11:00

报告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C1b-115

主办单位: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12月9日

报告人简介:

浦侃裔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化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CCEB)及李光前医学院终身正教授,同时担任工程学部副部长,和美国化学会志(JACS)执行编辑。他是Web of Science高被引学者,曾获得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NRF)调查员奖和生物材料科学讲座奖等荣誉。他的SCI H 指数达到119,引用超过40,000次,其中包括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的25篇文章。他还担任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materials、Small、Chemical & Biomedical Imaging等超过18个顶级期刊的编辑顾问。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分子光学成像探针、智能癌症诊疗以及光调纳米传感器。


报告摘要:

分子光学成像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组织自发荧光和光学成像的浅组织穿透性不仅降低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还限制了其临床转化。在本次报告中,将介绍提出的分子余辉成像和人工尿液生物标志物来应对这些挑战。首先,将介绍分子余辉探针。这种探针在光、超声或X射线的照射停止后,能够产生持久的发光。由于消除了实时光激发的需求,分子余辉探针的信噪比比近红外荧光高出两个数量级以上,能够灵敏地检测微小的腹膜转移肿瘤并监测治疗效果。其次,将讨论如何设计可经肾脏清除的光学探针作为人工尿液生物标志物(AUBs)。AUBs能够针对生物标志物特异性激活其光学信号,并随后迅速经肾脏清除以用于尿液检测。因此,AUBs绕过光学成像的组织穿透问题,并实现优于典型临床/动物实验的光学尿液分析,例如急性肾损伤和移植排斥的早期诊断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