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学校发文“华南工密[2013]1 号:关于表彰2008——2012年学校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档案馆密件保密室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2008——2012年保密工作先进集体,袁晓凤被评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
1月18日,学校发文“华南工[2013]6 号:关于孙延明等中层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的通知”,正式任命王飞雁为档案馆馆长。
1月21日下午,档案馆新任馆长王飞雁来馆与原馆长张娟娟交接工作。
1月31日,学校发文“华南工[2013]8 号:关于曾德长等中层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的通知”,正式任命黄玲为档案馆副馆长。
1月31日,学校发文“华南工[2013]9 号:关于曾志新等同志工作安排的通知”,决定:张娟娟享受正处级待遇,档案馆工作。
1月30日-2月27,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建筑学院建筑重点实验在迎接评估的准备阶段,我馆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档案查询,且信息科成员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点协助重点实验室科技档案查询工作。
2月22日,开学第一天,档案馆主管校领导、校党委副书记李琳莅临档案馆指导工作,并向档案馆全体人员致以新春的问候。
3月8日,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档案馆组织全体人员开展了一次番禺莲花山的参观游览活动。
3月11-29日,我馆黄玲、胡春燕、翟鑫参加广东省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班学习,完成培训班所设全部档案专业课程,获得广东省档案专业人员培训证书。
3月31日-4月2日,我馆欧阳慧芳与程镕时院士博士生、我校材料学院高分子研究所教师薛峰赴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教育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12年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暨中期工作汇报会。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委副秘书长朱小萍主持,中科院研究员张黎等2位专家、依托于教育部管理的24个采集小组代表参会。与会人员听取了专家分别就采集工作的流程与基本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编目,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和采集工程常见问题及采集小组管理等方面内容所作的详细讲解,并且就采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4月11日下午,应档案馆邀请,基建处施工与现场管理科的唐松涛工程师来馆为全馆人员作基建档案相关知识的专题培训讲座。
4月14日,档案馆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奖牌匾,全校共有29个单位获得该荣誉称号。
4月15日至19日,我馆魏彤彤与校宣传部吴夏曦、教育技术中心徐永华、材料学院薛峰等,一同前往南京大学,采访程镕时院士在南大的同事、学生等,采集相关视频、音频以及程镕时院士各类档案资料。期间,魏彤彤老师在南京大学程镕时院士办公室、南京大学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整理、查阅、采集了大量程镕时院士的各类档案资料。
4月23日,朱丽梅、胡春燕参与了西湖苑周边绿化景观升级工程的验收。
5月13日-17日,我馆魏彤彤与校宣传部卢庆雷、教育技术中心刘广、材料学院薛峰等,一同前往程镕时院士曾经的工作单位——长春应用化学所,采访相关人员,采集相关视频、音频以及程镕时院士各类档案资料。期间,魏彤彤老师在长春应化所档案室以及相关院系,整理、查阅、采集了大量程镕时院士的科技、声像档案资料。
5月14日晚,由艺术学院、学校档案馆携手举办的我国首部大管协奏曲在华南理工大学音乐厅首演。此次活动是档案馆为营造学校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在6月9日“国际档案日”即将来临之际,开展的“档案在你身边”系列宣传活动之一。
5月24日,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下达《2013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的通知(档函【2013】99号),我馆申报的《广东客家文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和《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绩效的研究》两个项目成功获批立项。
5月28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张振刚带领学校保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等一行7人,莅临档案馆进行保密工作检查。
5月,林林编著的《华园校训文化研究》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6月1日至10月初,为推进校办OA系统的数据实时归档及规范管理OA归档的数据,信息科工作人员多次与OA系统的研发人员、广州科怡信息技术公司的技术人员沟通探讨,直至现在,科怡档案管理系统的接收OA的数据端口已布好。
6月14日,学校发文“关于陈木龙等通知任免的通知”(华南工[2013]74号),提任我馆林林、朱丽梅、欧阳慧芳为科长。
6月18日晚,档案馆在1号楼105室组织召开校史博物馆解说员工作会议暨优秀解说员表彰大会。馆长王飞雁总结了2011-2012年度校史馆、博物馆工作,并为12名优秀解说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及赠送《岁月华园》一书作纪念。
6月24-25日,我馆朱丽梅、胡春燕参加了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在长沙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档案工作者职业发展年会”。
6月25日,我馆馆长王飞雁、副馆长黄玲及原馆长张娟娟一行4人赴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进行参观交流。
7月1日,我馆前任馆长张娟娟光荣退休。
7月9日,档案馆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动员会,档案馆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
7月8-11日,我馆袁晓凤、顾美玲、朱丽梅、欧阳慧芳、林林参加了广东省档案局举办的《档案利用与服务》课程培训班学习。
8月1日,我馆申报的《广东客家文化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档案馆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获广东省档案局科技立项(粤档函[2013]139号)。
8月30日,学校党委常委、党办校办主任陶韶菁来档案馆调研。陶主任作为档案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领导,就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大家收集意见和建议。
9月4日,学校党委余其俊副书记在励吾楼明伦厅与所分管的档案馆等3个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谈心,开展调研。他听取了王飞雁馆长就档案馆7月以来开展学习活动情况的汇报,重点了解了档案馆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听取了大家对学校的意见建议。
9月10日,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公布2013年征文比赛通知,我馆朱丽梅撰写的《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探讨》荣获一等奖;袁晓凤撰写的《论文物保护与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荣获二等奖;欧阳慧芳、胡春燕、王飞雁、黄玲等撰写的《广东客家文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的构建》荣获三等奖,马燕婷撰写的《新形势下高校档案馆育人功能探析》荣获三等奖。
9月14-16日,我馆王飞雁馆长赴四川大学参加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第二次会员大会。
9月,经与团委反复沟通,学生志愿者组织“校史文化解说队”及其管理机构正式更名组建,全面负责协助我馆展馆管理与编研科做好校史馆、博物馆、校园人文景观解说员的各项管理工作。
10月15日上午,档案馆党支部在励吾楼明伦厅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学校党委常委、党办校办陶韶菁主任,第十二督导组组长张国莉老师、副组长刘泽奖副书记、督导组杨老师及档案馆班子成员和支部委员参加了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
10月16日,学校发文“华南工〔2013〕87号”,公布二级单位2008-2012五年任期评议结果,档案馆评议结果为“优秀”,是全校62个单位中,15个优秀单位之一,也是全校唯一被评为“优秀”的直属单位。
10月19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校史文化解说队全员大会在五山校区31号楼召开。我馆馆长王飞雁、副馆长黄玲以及欧阳慧芳、魏彤彤、翟鑫、唐彬彬老师出席了会议。王馆长和欧阳慧芳老师就校史馆、博物馆相关情况分别作了讲话。
10月27日下午,档案馆原馆长陈国坚为华南理工大学校史文化解说队成员作校园各人文景观的现场示范讲解,为他们作统一培训。
10月31日-11月2日,我馆欧阳慧芳前往北京,赴位于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全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提交采集到的有关程镕时院士的所有档案资料,包括存储有所有数字化资料的移动硬盘一块、纸质版口述文字稿以及部分实物资料,并与馆藏基地工作人员逐一进行核对交接。
10月底,为迎接评估工作,华南理工大学规章制度汇编稿复印成册。为今后建立完善的规章规范打下了基础。
11月初,我馆魏彤彤老师调往学校党委办公室工作。
11月5日上午,省直单位档案工作评估检查组一行6人,莅临我校,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的方式对我校2013年度档案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我校党委常委,党办、校办主任陶韶菁,以及学校档案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了现场汇报会。
11月7-9日,朱丽梅、顾美玲赴东莞参加广东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补课班培训。
11月11日,孙枫参与了科技园二号楼有机合成室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验收。
11月15日,朱丽梅参与了文体活动中心大楼的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11月16-17日,欧阳慧芳协助天河区博物馆做好本校刘义亭石碑、明远亭铭、国立中山大学新校舍记石碑的拓印工作,并向其索要以上三块石碑的拓本各一份在馆内存档。
11月27日下午,西南财经大学档案馆陈奇志研究员一行4人来访,就档案信息化建设、校史馆建设以及档案业务管理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和交流。
11月28日上午,重庆大学档案馆李平馆长一行4人来访,就档案信息化建设、编研成果、口述档案工程实施、声像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和交流。
12月4-6日,王飞雁馆长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由该校档案馆承办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理事会暨片组长会议。会议于12月5日上午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18所高校的档案馆馆长与会。
12月18日下午,档案馆举行985三期项目——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的子系统“档案安全日志监管系统”的验收会。图书馆副馆长蒋春林、学校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艾飞老师、黄建波老师等验收专家与会。我馆副馆长黄玲主持会议,朱丽梅就构建研发档案安全日志监管系统的目的及意义作了简单介绍。
12月19日,档案馆支部与工会联合组织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前往广州市艺术博物馆参观符罗飞画展。
12月26日,广东省档案局下达“2013年度省直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结果通知书”,我校2013年度档案工作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12月31日,学校发文“华南工[2013]98 号:关于学校党政领导分工和联系点调整的通知”,正式确定校党委副书记余其俊为档案馆主管校领导。
本年度(具体时间不详),北京科技大学档案馆馆长罗明书来我馆调研和交流。
1-12月,我馆委托上海新影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顺利开展并完成了档案馆第八、第九期数字化工作。
1-12月,我馆欧阳慧芳、魏彤彤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的一个科技项目“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之“程镕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全面负责对所有与程院士有关的档案资料的搜集、鉴定、分类、整理、数字化及编目等工作。多次与程院士家属及同事、学生联系采集资料事宜,出差前往深圳、南京、长春、北京等地采集相关口述视频、音频以及其他珍贵史料。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共采集、分类、整理、扫描程镕时照片1252张、音频29个、视频35个、学术论文298篇共2086页、其他如贺卡、邀请卡等153件、珍贵手稿120份、信件132封、证书13件、整理口述文字稿27份共计17.68万字、专利、传记类、报道类、求学期间成绩单等共121件,除个别材料如学术论文原有PDF电子版外,全部进行了数字化,共采集论文电子版、扫描程院士手稿、信件等珍贵史料共计10895张。编制15个类别档案资料的电子目录,案卷级条目15条,文件级1332条,制作总目录清单共计356页。
1-12月,全年共计接待校史馆、电子博物馆、电视机博物馆、校园人文景观参观人数为5676人次,集体预约参观53批次3610人,主要有本校继续教育业余学生、各学院在校学生、各校中小学生、参加高校科学营的学生、返校校友、佛山、江门青少年宫学生等等。另有接待AACSB国际认证顾问Patrick Raines院长;北京各高校网络中心主任;香港9位中学校长、中国教育留学交流中心董事长、香港文汇报、大公报代表约5人;台湾云林科技大学代表团;台湾中山大学代表团;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委合作局局长;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副校长Peter Wieringa;云南云县县长等访校嘉宾。
2013年度提供利用案例
一、12月20日,我馆接到机械学院要求查询原中山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校友冯颂明的相关学籍档案。馆内人员多方查找,经与中山大学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联系,最终查到了冯颂明校友1937年入学时的学籍表、中国国民党入党申请书以及同届毕业学生名册。21日,当冯颂明校友及其家人访校时接到我们赠送的这些珍贵的档案复制件时,惊喜不已。我馆所做的工作也间接推动了冯颂明校友家族捐资200万元用于支持我校机汽学院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大好事。2014年1月3日上午,冯颂明校友捐赠仪式在逸夫人文馆举行。
二、1月、7月、9月,为配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机械学院省重点实验室等的审计工作,我馆为财务处、审计处借阅大批量财会凭证档案,在大学城和五山校区总计外借财会凭证944卷。
三、1-12月,我馆为团委开展纪念举办挑战杯10周年活动提供我校2003年承办第八届“挑战杯”照片96张;两次为公共关系处制作校友纪念画册提供校报、毕业照、其他各类老照片等共计284张;为电信学院举办校友纪念活动宣传展示栏提供该院历届毕业生合影照片电子版共计404张;为化工学院提供93级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学籍照片96张;为招生办提供学校重要领导来校视察照片共21张;此外,还为化学化工学院提供邓颂九、康辛元、罗雄才、李敦化等老教授照片、为广东科技报提供电视机博物馆展览照片、为公共管理学院提供5号楼旧照片等共计36张。全年共计提供照片档案利用937张。
四、本年度大学城教学区、生活区竣工图纸利用率很高,在目前图纸未有扫描的情况下,为方便大学城校区机关单位、学院、个人以及施工单位前来利用者的不同需要,除了提供电子版图纸以外,经常要带着图纸跟随利用者到北校区复印大图。10月18-21日期间,为广州市番禺立信防雷科技有限公司调阅大学城学生公寓、教师公寓、以及教学、科研用房共50栋建筑图纸269张、复印大图269张。
五、科研档案利用:为材料学院、建筑学院、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评估,共调卷195卷,为机械学院评估创新团队调阅43卷;为科技处迎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审计调阅51卷。
六、基建档案利用:为华工附小、附中筹办申请华工实验学校资质审查,调卷58卷,此外,为学校居民楼的电梯安装,教学楼、学生宿舍的维修改造提供大量基建档案利用。
2013年档案馆基本情况统计
2013年1-12月,档案馆接收档案数为12894卷,同比2012年减少38.44%;立卷数为14308卷,同比减少32.088%;馆藏档案数字化531358页,同比增长56.61%;录入电子条目数为158825条,同比减少41.42%;挂接原文数为54700条,同比减少17%;编制档案目录53本,同比增长17.78%;编制档案专题汇编18本,同比去年增长20%。2013年接收各类电子文件数33547件(其中包括校办公文发布系统远程归档文件12849件,电子照片4556张,视频45个,音频29个,大学城基建图纸电子版CAD大图6600件)。2013年提供利用人次为4166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7.04%;调阅17824卷,同比增长33%;复印(打印或拍照)张数为41620张,同比增长30.77%。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档案馆现有馆藏总量为141408卷,同比2012年增长11.26%(其中实物716件,光盘412张,视频约1029个);传统档案数字化扫描总数为172.9319万页,同比增长46.98%;已录入电子条目总数为1257603条,同比增长14.45%;挂接原文总数为358186条(其中案卷级14583条,文件级343603条),同比增长15.24%,。馆藏各门类档案电子条目录入率为100%。馆内现有电子照片约15万张。馆藏电子档案总容量为54T。
2013年档案馆学术研究与发表文章情况
一、2013年,全馆人员公开发表论文或文章15篇。
1.朱丽梅,《馆藏档案数字化风险应对的研究》, 《档案与建设》第9期。
2.朱丽梅,《浅析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沟通》,《档案学通讯》2013年增刊。
3.朱丽梅,《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探讨》,《兰台世界》2014年第2期。
4.袁晓凤,《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凸显高校档案的价值》,《兰台世界》2013年第2期。
5.袁晓凤,《我的兰台缘 档案情》,校报2013.11.15总第1023期。
6.林林, 《论华园校训文化》,《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7.马燕婷,《做好做活高校档案宣传的几点思路》,《兰台世界》2013年第2期。
8.马燕婷,《新形势下高校档案馆育人功能探析》,《兰台世界》2013年第5期。
9.欧阳慧芳,《张进办学思想探析》,《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10.欧阳慧芳,《参与老科学家学术信息采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档案管理》2013年第6期。
11.欧阳慧芳,《高校新闻数码照片采集和整理归档的方法》,《兰台世界》2013年9月总第412期。
12.欧阳慧芳,《从改革开放以来档案工作变化谈高校档案馆的发展之路》,《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3.欧阳慧芳,《建立高校名人档案问题探讨》,《南方论刊》2013年第7期。
14.欧阳慧芳、陈国坚、张娟娟、魏彤彤等,《华南理工大学早期核心领导者概况及其办学思想方略特色》,《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5期。
15.欧阳慧芳、张娟娟、魏彤彤,《任灵——为神九航天员穿舱之旅套上“生命之圈”的工程师》,《华工人》2013年。
二、著作
林林编著,《华园校训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5月
三、2013年档案馆获批立项的科研项目
(一)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项目2个
1.王飞雁(项目负责人):广东客家文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2013.6
2.朱丽梅(项目负责人):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绩效的研究,2013.6
(二)广东省档案局科技立项项目2个
1. 王飞雁(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客家文化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2013.8
2. 朱丽梅(项目负责人):档案馆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 2013.8
(三)学校党建主题创新项目1个
1. 王飞雁(项目负责人):校史文化宣讲在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获资助经费0.3万元),2013.6
(四)中央高校项目1个
1.朱丽梅(项目负责人) 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获资助经费1.5万元)
(五)学校高等教育研究基金立项项目1个
1.欧阳慧芳(项目负责人):我校名人档案资料采集、数字化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获资助经费0.9万元),2013.12
四、 2013年获奖在广东省档案学会高校系统委员会2013年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朱丽梅撰写的《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探讨》荣获一等奖; 袁晓凤撰写的《论文物保护与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荣获二等奖;欧阳慧芳、胡春燕、王飞雁、黄玲等撰写的《广东客家文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的构建》荣获三等奖 马燕婷撰写的《新形势下高校档案馆育人功能探析》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