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号楼(建筑红楼),1934年前拍摄 |
 | | 6号楼(现在) |
我校北校区6号楼,位于庐山路之东侧,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广州宏益建筑公司承建,1933年11月动工,竣工于次年9月,建筑面积2 363.2平方米。投资约35.8万元毫洋。该楼为框架结构,楼高2层,形式美观优雅,坐东朝西,平面呈“┌┐”形;其建筑风格为中国固有式,绿琉璃瓦黄脊红砖墙,琉璃彩画装饰,花岗石基座;南北两侧翼歇山顶,中间中体部分为两坡顶,屋顶组合合乎传统审美意趣;意大利水磨石红圆柱两层通高,向内为一圈回廊。该楼原系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室,约在1936年转给理学院作化学教室,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学校总办公厅所在地。1952年10月起,该楼曾一度用作图书馆及学校办公场所。未久,前者先期于同年年底搬离,1954年底学校办公用2号楼建成,后者陆续迁出,该楼转归建筑学系使用至今。1958年校党委第一书记张进为该楼题写楼额:“建筑红楼”。从此,该楼又称建筑红楼。
2002年7月,该楼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该楼以“红楼映翠”之名入选我校“校园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