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题,分享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好案例和做法,探索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新途径。会议表彰了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个人和创新成果。
华南理工大学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道桥党支部书记虞将苗荣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人物奖”(全国共100位)。荣获此奖项标志着道桥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获得行业高度认可。作为深耕路桥工程领域二十余年的党员先锋,虞将苗教授以“党建链”赋能“创新链”、以“产学研”服务“国家需”,带领支部党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科技破题、产业报国”的特色发展之路。
图 | 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党建领航,厚植产学研融合沃土
道桥党支部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行动指南,构建“支部+校企+项目”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虞将苗教授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牵头组建“华南理工-华运通达先进沥青材料联合实验室”,打造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此次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人物奖”,正是对其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突出贡献的权威肯定。
科技破题,锻造湾区建设硬核支撑
以党建凝聚创新合力,支部党员在虞将苗教授的带领下,聚焦道路建设和维养的“卡脖子”难题,通过开展关于固废资源利用、沥青路面再生、超薄磨耗层等相关材料设计参数、结构设计方法、性能预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道路低碳维养和循环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相比于国内外同类型技术,可显著降低建设阶段的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投入使用,同时大幅减少道路服役阶段的二次养护维修工作。目前相关技术已在多个道路建养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并为相关管养单位节约了大量的建设和维养成本,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图 | 虞将苗教授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人物奖”
先锋示范,书写交通强国时代答卷
道桥支部深化“党旗飘扬在工地”品牌建设,党支部书记虞将苗教授“身先士卒”,以"党建+科创"双轮驱动模式,带领团队攻克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为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注入红色动能。此次获奖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褒奖,更是对道桥党支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精神的生动诠释。
党建引领“头雁奋进”,匠心铸就"湾区脊梁"。土木与交通学院道桥党支部将以虞将苗教授等先进党员为标杆,持续构建"政治引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维育人体系,深化“党建+产学研”创新模式,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华工智慧与力量,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交通枢纽建设和交通强国战略实施注入更强“红色动能”。(学院道桥党支部供稿)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人物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是经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于2009年设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负责组织评选,面向产学研界协同创新领域的最高荣誉。其中下设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人物奖旨在表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科技工作者。通过抓好典型、树立榜样、讲好故事,进一步激发产学研界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